第6章 就这样吧(1 / 1)

加入书签

第二天,开完早会,钟经理便吩咐冯涛:“冯涛,去会议室搬把椅子到我办公室,然后在那儿等着。”过了大概十多分钟,钟经理带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人走进办公室。冯涛猜测,这人应该是总公司那边的领导之一。

安卫平连忙摆手,谦虚地说道:“哪里哪里,钟工的物业经验也相当丰富,专业能力很强,只是测算这块之前没接触过罢了。在京城的时候,我也跟钟经理学到了不少东西,咱们互相学习。”

等安卫平和冯涛都坐下后,钟经理又说道:“今天和地产项目部约好了沟通交付的事儿,我得过去了。”说完便匆匆离开。

“水、电费方面,自来水公司和供电局肯定有明确的定价,咱们物业公司的收费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叠加。比如说水费,要把管损、二次加压的电费、水箱清洗费用、检测费用,还有喷泉、人工湖等景观用水的费用都加进去。不过,人工费因为已经包含在物业费里了,这里就不能重复计算,绿化保洁用水同理,也包含在物业费里,不需要二次计算。大修的话可以动用大修基金,这边也不能再另行收费。管损会根据管道材质和使用年限有所不同,新建的钢制管道管损一般不到 1%,最高也不会超过 10%,要是超过这个范围,就得赶紧排查问题,甚至考虑更换管道,不然损失可就大了。二次加压电费会根据供水设备的性能、业主入住量以及用水量的平稳性而变化,每吨水的费用从几毛钱到一块多都有可能。水箱清洗费和检测费相对简单些,找相应的专业单位询个价,按照市场价来计算就行。喷泉、人工湖用水,根据水池大小以及换水周期,也能很容易地计算出来。把这些费用都计算出来后相加,再根据用水量,将总费用平摊到每吨水上,这就是每吨水在自来水公司出厂定价基础上应该增加的价格。”

一天下来,冯涛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仿佛什么都听懂了,可真正开始动手做的时候,却又感觉处处都差了那么一点。下班的时候,钟经理过来询问冯涛学习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把费用测算做好。冯涛一脸无奈地说:“我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实在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做好,一两天肯定是不行的。”钟经理皱了皱眉头,说道:“我明天让安主管再过来帮你一把,3月 28日必须完成,这可关系到交付的大事,不能有半点马虎。”

下午两点多,地产公司组织交付流程演练,要求各个环节的人员按照交付东线完整地走一遍,熟悉整个流程。可原本预想顺利的演练,却状况百出。地产公司嫌弃物业公司的流程过于繁琐,担心会拖慢交付进度,同时还指出带业主验房的人员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员数量不足,要求物业公司再增加两名负责复印的人员,以便在业主资料不齐时协助复印。物业公司则认为,复印工作本就该由地产公司负责,况且物业公司是按照后期管理体量来编制人员的,集中交付时人员不足的问题在所难免。京城总部过来支援的人员昨天才到,能抽调的人手都已经抽调出来了。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还是双方领导出面沟通协调。地产项目部和物业公司,除了总经理以及那些必须留在交付现场办理手续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全部加入到陪业主验房的队伍中。如果明天人员依旧不够,这些人都要随时顶上。此外,还叫来了一些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以备不时之需。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钟经理愈发着急,直接指挥冯涛在公式里填数字并进行调整,务必使最后的结果与之前的收费标准相同。

但此刻的钟经理早已顾不上这些,依旧固执地指挥冯涛按照他的要求操作。安卫平见状,明确表示这样测算出来的结果,他后期不会签字确认。

钟经理一看时间,已经五点多了。他本打算把工程部的人召集起来,按照原计划让大家早点回家,好好准备一下,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第二天的交付。就在这时,丁总突然打来电话,告知有一栋楼的钥匙今天才拿到,客服在接收钥匙时发现部分钥匙打不开门,多试了几户,又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由于施工单位现场人手稀少,而且让人不太放心,丁总便让工程部派人过去,帮忙从上到下把这栋楼所有钥匙都试一遍。

这边试完钥匙,对于打不开门的几户,地产公司赶忙联系装锁的厂家,安排工人连夜进行处理。客服部和工程部各留下两名住在附近的员工,协助交付现场的布置工作,同时等待施工单位检查完回收钥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