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旁门左道走不得(1 / 1)
这白衣书生,正是渭北城里,颇为有名的秀才,吴源。
看清楚那丰神俊朗的面容,韩星迫不及待地问道:“吴秀才,我托你带的东西,你可曾……”
“不是办妥了韩小哥交代的差事,我怎会来此处。”吴源有些得意地抬起下巴,“这是我开蒙用的千字文,可是把我一通好找,用来认字,再合适不过。”
连忙伸手入怀,掏出所有的铜钱,一个不剩地递给书生,说到:“我这儿尚有,铜钱四十八文,权且用来买下这本千字文吧,若是不够,等下月结了工钱,我再补上,本想预支一些,却不想掌柜不肯。”
“这可使不得,这些钱,还请吴大哥万万收下。”韩星坚持道,“我还有一个小忙,请大哥相帮,多出来的些许,就当为大哥你,添些纸笔吧。”
“对于大哥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就是把这千字文,帮我讲解一番罢了。”韩星又接着说:“不过,还是正事要紧,不知大哥,你要的剑,是轻些好还是重些好?”
看着他为难,韩星说:“魏掌柜说,长剑重的,只适合拼杀的武人,只有轻些的,才适合你们这等,饱读诗书的士子。”
撇了撇嘴,接着说:“倒是,没听人说过他手艺的不是,那就轻些的罢,想来预付的银钱,那老头是不会退我一文的。”
手上却是不停,从火炉上,钳出一块较小的铁胚,抓起铁锤,就是一通捶打。
不多时,一把明晃晃的长剑,递了过来,书生才晃过神,拿起来颠了颠。走到铁匠铺的中间,竟煞有介事地舞了几招剑式。
虽然在韩星看来颇有些花拳绣腿的味道,他还是恭维道:“吴大哥,你要不去考状元,去了战场上,也能是个善战的将军。”
听着他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韩星的情绪有些复杂。
昔年,全县第一名,考入知名高校的自己,不也是念叨着,少年不展凌云志,空负身来八尺躯,这类话吗?
想着想着,看着眼前的书生,又生出些亲切,诚然道:“以吴大哥的才学,它日,必能金榜题名,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求之不得。”韩星说着,搬了一把长凳,靠近柜台坐下。
“吴大哥,继续吧。”韩星不多解释地说着。
这些小儿开蒙学的常字,吴源是讲得极快的,韩星记的也是极快。
太阳落山,天光渐暗之时,韩星把吴源送至店门口。
“仙人?”吴源很是疑惑,又郑重告诫道:“我观老弟你,有向学之心,不得不多说两句,这世间多有装神弄鬼之人,愚弄无知乡民以渔利。老弟莫要误信奸人,走了这条旁门左道。要知道科举入仕才是正途,哪怕老弟你开蒙迟了些,若有志于此,就算不能考取功名,也能如为兄这般,搏一个秀才出身,每月也能领些廪米,若能安下田宅,这税赋上,也是能减免不少的,也能让老弟你,不用每日如此辛劳。”
对于吴秀才的话语,了解凡人世界真相的自己,自然是嗤之以鼻,但是就一个普通人的认知来说,并没有任何错处。1
二世为人,韩星早就明白了一些道理,人的既有观念,往往根深蒂固,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
辞别吴秀才,街上已经没有几个行人。韩星一块一块地搬着门板,把门板一一栓好后,也不点灯,就着炉火的光线,认真地对着简体中文,默记着书册上的文字。
满意地合起书本,他不禁又开始腹诽起魏老头来,早先向他提过认字的事情,老头却是推脱说,自己并不识字。
韩星又自己问自己,魏老头有义务教自己吗?他有义务预结工钱给自己吗?
原因很简单,他俩只是雇佣关系,非亲非故。
但是,连这种举手之劳,都这般推却,着实也让他有些窝火。
拍打了几下酸胀的双臂,韩星结束这一天的劳累,往店铺后方走去。
前院就在店铺后面,东西两边是院墙,东边院墙堆放着焦煤块,西边院墙堆放着铁矿沙,煤堆和矿堆都靠着院墙高高隆起,形成两个小坡,只在院中间留有一条小路。
中房前后都有门,只有确保这两扇门全部关好,他才能塌实地睡着。
韩星打开床边上那个包袱,里面装着魏老头给自己充饥的干粮,一团一团,黑黄相间的,看着像是高粱小米这些个做成的。
闻着后院花圃中飘来的花香,他稳住心神,开始运功修行。
韩星小心地牵引着灵气,确保行功路径,和功法上描述的,不差分毫。
一阵惊喜,浮上心头,这股异动,很是熟悉,这是功夫将要突破的异动。
不由得他不惊喜,因为他很明白,只要进入炼气四层,他就将真正从能力上,有别于凡人。
更别说修习基础术法后,拥有的仙人手段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