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盐铁乱象毒米现,利益纠葛陷迷局(1 / 2)
清晨,熹微的阳光艰难地穿透厚重阴霾,为蜀地的大街小巷染上一层朦胧的光晕。王清影一如往昔,身着一袭素色锦袍,袍上绣着淡雅的兰花纹样,精致却不张扬。她头戴精巧白玉簪,簪尖一颗圆润珍珠微微晃动,更衬得她气质如兰。迈着轻盈且沉稳的步伐,王清影踏入自家绸缎庄。甫一进门,她便敏锐察觉店内气氛异样,伙计们交头接耳,神色间满是慌张。
一名年轻伙计匆匆跑来,声音发颤:“王姑娘,大事不妙!官仓那边传出消息,说是发现了毒米。”
王清影首先想到的便是万花会的情报网络。她迅速通过单线联络方式,召集数位信得过的情报人员。在一处隐蔽的茶楼雅间内,情报人员陆续抵达。他们有的扮作普通商贩,肩头搭着布巾,背着装满货物的褡裢;有的装扮成街头工匠模样,衣衫上沾着些许尘土与颜料,浑身散发着风尘仆仆之感。
情报人员纷纷点头,各自汇报目前掌握的零散线索。有人提及,近来盐铁行业似有大动作,一些原本活跃的盐商与铁商骤然变得低调;还有人说在码头附近瞧见几艘神秘货船,船主身份不明,货物被严实遮盖。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王清影决定亲自前往官仓一探究竟。她乔装成一名普通农妇,头戴斗笠,斗笠下的面纱微微飘动,遮住了大半面容。身着粗布麻衣,背着竹篓,混在前来打听消息的人群之中。官仓周遭戒备森严,士兵们手持长枪,枪尖寒光闪烁,来回巡逻。王清影留意着周围环境,发现有几个鬼鬼祟祟之人在人群中穿梭,他们眼神闪烁不定,时不时与士兵交换眼色。
“你是何人?为何跟踪我?”那人惊慌失措地问道。
那人脸色骤变,拼命挣扎,然而丝带越缠越紧。就在这时,小巷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似有更多人赶来。王清影明白不能久留,用力一甩丝带,将那人甩至墙上,旋即转身,从另一条小巷迅速消失。
她通过万花会的关系,多方打听,终于知晓在盐铁行业曾颇具威望的老者——赵福。晋朝年间,门阀士族牢牢把控着诸多重要产业,寒门子弟出头之路极为坎坷。赵福出身贫寒庶族家庭,自幼在洛阳城那狭窄昏暗、污水横流的巷弄中艰难求存,每日为温饱奔波,对生活的困苦有着深切体会。
在盐场中,赵福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劳作,清扫场地、搬运盐袋,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对盐铁生意的好奇与渴望。趁着劳作间隙,他仔细观察盐工煮海为盐的过程,熊熊烈火上,卤水在大锅中剧烈翻滚,逐渐结晶成盐粒,他暗自记下火候把控、卤水浓度等关键要点。对于铁的锻造工艺,他也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常跑去铁匠铺,看铁匠们将炽热铁块反复捶打,在火星四溅中,铁块逐渐成型,他用心琢磨不同铁器所需的材质配比与锻造技巧。寒来暑往,数年过去,赵福凭借省吃俭用,积攒下一笔银钱,在洛阳城集市边缘租下一个简陋盐摊,开启自己的创业征程。
然而,赵福的成功犹如耀眼光芒,引来了门阀士族的觊觎。彼时,几大士族妄图垄断盐铁市场,获取巨额暴利。他们多次派人找到赵福,言辞间软硬兼施。一位士族家仆身着华丽锦袍,袍上绣着繁复花纹,带着一群随从,来到赵福店铺,傲慢说道:“赵老板,如今这盐铁生意,若想长久安稳,就得与我们合作。只要你加入我们商盟,日后保你财源广进,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然,这生意可就难做咯。”赵福心中明白,他们所谓合作,不过是要他一同哄抬物价、剥削百姓。他义正言辞拒绝道:“我赵福做生意,凭的是良心与本事,这等损害百姓利益之事,我绝不为之。”
但士族们仍不罢休,又指使一些地痞无赖,趁夜闯入赵福的盐场与铁矿,肆意打砸生产设备,打伤工人。那些夜晚,火光冲天,惨叫连连,赵福多年心血在这一次次破坏中化为乌有。资金链断裂,债务缠身,无奈之下,赵福只能低价变卖资产偿债。
如今,赵福隐居在洛阳城外一处偏僻山谷之中。他的住所是一座破败小院,院墙由土坯堆砌而成,历经风雨侵蚀,多处已经坍塌,上面布满青苔与野草。院内几间房屋亦是破旧不堪,屋顶茅草稀疏,每逢雨天,屋内便雨水滴答,无法安身。院子里杂草丛生,仅有几株野花在墙角顽强生长,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王清影在一间布置典雅却略显陈旧的庭院中见到了赵福。赵福头发花白,脸上刻满岁月沧桑,但那一双眼睛,却依旧透着精明与睿智。王清影恭敬走上前,行了一礼,说道:“赵老,此次冒昧拜访,是想向您请教一些关于盐铁行业的事情。”
王清影神色凝重,将毒米事件以及自己的怀疑一五一十告诉了赵福。赵福听着,脸上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忧虑。他长叹一声,说道:“姑娘,你所怀疑的没错。如今这盐铁行业,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为争夺利益,不择手段。毒米一事,很可能是某些势力为打击对手、扰乱市场,从而在盐铁生意上谋取更大好处。”说到这里,赵福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痛苦,他想起自己曾经的遭遇,那些被权贵们肆意践踏的正义与公平。
赵福看着王清影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一动。他在这个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