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藏盛夏(1 / 3)
六月的京市不同于南方的湿润燥热,这里明朗而炽烈,阳光慷慨。
高而远阔的青色的天翻腾雀跃在视线里。
温言实在看够了英国突如其来的雾沉与绵雨,此刻晒在阳光里,对回国这个突然的决定又庆幸几分。
梧桐染绿她办公桌旁的百叶窗,风一过,光影斑驳,带着些甘甜。
电话那头胆怯而稚嫩的声声认错,与蝉鸣相合,将温言的思绪从电脑上的期刊论文中彻底拉出来。
温言揉了揉太阳穴,温声止住学生的肯求:“下不为例,别到处张扬。”
桌对面的岳琴刷着手机,等温言挂了电话,头也不抬:“温小言,你怎么还是这么心软。这可是京大,全国TOP,这些学生当初废了多大劲儿才挤进来的,自己心里没点数么?连个日常分都要求情,啧啧啧,这要换成我们在国外读博那会儿……”
温言向椅子上一靠,抱着臂笑:“因为你淋过雨,所以要把这些学生的伞都扯烂?”
“这学生情况不大一样,家里穷,几次缺勤都是去勤工俭学了,能帮就帮一把。”她拨弄着耳后长发,有几分漫不经心。
事实上,她也不是心软。
只是想到自己刚去英国读本科那会儿,人生地不熟,又怀着温衡,尽管手上有陆知序和外公留给她的钱,但心里缺失的安全感却不是钱能填上的。一分钱掰成两分花,还得为绩点焦头烂额的日子,全赖教授同学友好援助。
推己及人罢了。
温言深吸口气,及腰卷发便浪花似的翻涌起来,一如窗外树梢绿波。
对面的岳琴看愣了,刷微博的手都顿住。
这姑娘简直和夏天一样明艳。
温言的确是极漂亮的。
她的波浪大卷下吊着一对当啷的圆耳环,顺着发丝儿温柔地一晃一晃,张扬却不蛮横,一双杏眼略略弯着,便盛满了泰晤士河的波光。
工作时温言不爱笑,便显得沉稳干练一些,举手投足都是利落,整个人瞧起来既御且飒,带着一丝这些年往返伦敦,被英伦雨浸润出来的贵气。
岳琴凝着她半晌,叹了句:“温小言,你这张脸到底怎么长出来的啊?啊?同样是读博,你看看灰头土脸的我,再看看你。天理何在,公道何在?难怪李竟成那小子对你穷追不舍的。”
李竟成是和温言、岳琴同一批进京大任教的理科博士。
作为全国TOP的高校,来应聘的博士多不胜数。几个月前温言靠着Ox本硕博连读,SSCI期刊、A&HCI期刊文章无数的漂亮履历拿下第一,第二、三名则被其余二人斩获。
三人千军万马中杀出来,获得为期一年的留校任教考核资格,难免生出点惺惺相惜。
于是建了个小群,从工作到生活,蛐蛐领导,排解压力,一来二去也就熟稔起来。
周末偶尔也会见面约个饭。
李竟成从一开始就毫不掩饰眼里对温言的欣赏。
这欣赏在得知温言提前结束考核,正式转为京大青年讲师那一日后,彻底如同小宇宙爆发一般势不可挡。
他开始三天两头地送花请吃饭,温言明明白白拒绝了无数回,也打不消他的热情。
实话实说,温言对此有点儿烦。
她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如何才能给温衡搞到京市户口上,要是耽误9月入学,那温衡就得当一年失学儿童了。
至于情情爱爱的,她早不是十八岁那年犯点错就仓皇出逃的小姑娘。
毕竟少了谁,日子也都能过得挺好。
“瞧,正说他呢,花都送到办公室了。”门口来了个外卖小哥,岳琴从他手上接过花,往温言桌上一摆,熟门熟路地去翻看送花人,“——李竟成,真是没一点儿惊喜。怎么说,又拿楼下失物招领处去摆着?”
温言“昂”了声:“我的塔罗师说我这个月命犯桃花,得和花保持一定距离。”
“你就贫吧。”岳琴笑得花枝乱颤,“不过也不怪你,昨天你把温衡放我那儿,李竟成都见着了。问我这是谁,我照你教的说‘还能有谁啊,温言儿子呗,娘俩长得像吧?’你是没瞧见他那个脸色,唰一下就白了,最后走得失魂落魄的。”
岳琴笑完顿了顿:“我都以为他要放弃了,谁成想呢,这花儿今天还是到了。你别说,这玫瑰还挺香,要不留着插起来?”
温言:“不要,香得我头疼。”
“其实我觉得李竟成人还是挺不错的,二十七八岁正当年的小伙子,长得也清清秀秀,又进了京大,前途无量啊。你真不考虑考虑?”
温言笑了:“你这话说的,谁没进京大似的,年代不同了岳老师。”
岳琴叹口气,低头又开始刷微博:“也是。长成你这样的,李竟成配你还是差了点儿,高低也得长成这位这样的吧?温小言你看看,这位符合你审美吗?哪怕他三天两头的上热搜,我也是真看不烦啊,这西装这身段这气场这脸……啧啧啧。”
温言对她口中的‘这位’并不好奇,收拾桌子关上电脑招呼岳琴。
“走吧,校庆典礼快开始了,一会儿去晚了仔细老许头又叨叨你。”
温言拎上包就走,只留给岳琴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