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 / 3)
。”苏轼神秘莫测的说道。
圆娘忍笑,忍笑,再忍笑,实在忍不住了,她坐到门槛上背过身去,笑得前仰后合,最后笑出泪来笑的肚子疼嗓子疼!
她努力平复好心情,抿唇道:“师父想吃?”
苏轼搓了搓手指有些不好意思承认。
圆娘道:“好吧,咱这次也跟那个有仙枣的道士换,徒儿定让师父吃上仙枣。”
“那你笑甚?”苏轼问道。
圆娘摆摆手道:“没什么,刚刚压到笑筋了,师父,你不要介意。”
她心里暗自感叹,不知她拿出一把无核枣来,他该如何应对?!会不会惊为天人!师父有什么坏心思呢,他只是想吃枚“仙枣”罢了!
思及此处,圆娘又道:“可以换,可以吃,但师父不能将此事记下来。”
“为何?”苏轼问道。
“凡事皆以密成,以露泄,万一写下来就不灵了呢。”圆娘振振有词的说道。
“说的也是。”苏轼郑重的点了点头。
午后,她被师父抱上画舫,画舫里早已高朋满座,珍馐美味尽数罗列,甚至还有舞姬歌女在侑酒。
她眼睛睁得圆圆的,有点懵。
众人见苏轼来了,皆起身相迎道:“苏公。”
苏轼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坐下,他转身将圆娘放在自己身旁的座位上,腾出了双手来。
宾客见状,又蜂拥而至,劝酒的劝酒,乞诗的乞诗,求字的求字,请教时文学问的请教时文学问,真是五花八门好不热闹。
圆娘接过一个漂亮歌姬姐姐递过来的果子酒,细细抿着,她一侧头,见身边坐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年岁与她仿佛,只是不知是哪家的。
小姑娘见她看过来,亦是抿嘴一笑道:“姐姐好呀,我是陈十一娘,陈云谏是我哥!”
圆娘眨眨眼,还在想陈云谏是谁,结果小饕餮被桌上的美味馋醒了,正好听到二人的谈话,遂提醒道:“苏遇的前桌。”
圆娘扶额,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陈十一娘一笑便显出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儿来,甜美又可爱,她没提圆娘学堂作诗之事,只是好奇问道:“听阿爹讲,苏子要在西湖开品香茗会,我便缠着跟了来。”
圆娘挑眉,得嘞,她师父的魅力啊,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没人能抵得住。
圆娘将自己的果子酒分了一半给她,心说:你喜欢我师父,你就是个好孩子,值得结交!
十一娘悄咪咪凑近她说道:“苏子生的真漂亮,又有才学,我决定了,等我长大之后就嫁给他!!”
圆娘闻言被呛了一口果子酒,咳个不停,好哇好哇,我分你果子酒,你倒想着当我师娘,这怎能让你得逞,于是圆娘说道:“等你长大,我师父就老了。”
“我不嫌!”陈十一娘依旧执迷不悟,倒不是小孩真的执着,这么点的孩子哪里明白什么娶啊嫁啊的,对一个人表达敬慕的方式大抵就是长大了要嫁给他吧。
这时苏轼身边不知什么时候清净了,他拍了圆娘脑袋一下,似笑非笑道:“不许嫌师父老。”
“行叭,你现在不嫌我小,将来我定不会嫌你老,定会给你养老送终,极尽孝道的,你放心!”圆娘喝了果子酒,小嘴叭叭的,逗乐了在场的一众宾客。
有人顺势问道:“苏公今日请我等前来,可是有什么好茶分享?”
苏轼点了点头道:“是有好东西。”他拍了拍手,候在画舫外的书童拎进一只暖桶,桶里用热水泡着一个个的密封好的竹筒。
众人不解,但苏轼一向标新立异,这次不知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他们十分好奇!
苏轼命书童将竹筒一一分了下去,在场诸君一人一个,一个不多一个不少,连陈十一娘都有份。
大家学着苏轼的模样打开盖子,静静的打量了一番,迎面扑来乳香和茶香,这倒新奇,有人出声问道:“莫不是新的点茶方式?”
他旁边的人摇了摇头,反驳道:“不像,点出来的茶只是看着像牛乳一般,而这茶貌似真的添了牛乳,却没有牛乳的腥,很是奇特。”
苏轼笑眯眯说道:“小徒闲来无事琢磨出来的新花样,我觉得十分不错,特邀诸君尝尝。”
陈十一娘是小孩子,小孩子哪有耐心听大人们碎碎念,她早寻了一根苇管吸溜吸溜的喝起了奶茶。
甫一入口,她张大了眼睛,看向圆娘道:“好喝,好喝耶,姐姐,这是你做的吗?”
圆娘点了点头,笑道:“我也觉得这样的茶好喝。”
在座的皆是有些家底的人家,买得起牛乳,喝得起好茶,却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喝茶方式,绝大多数都是非常喜欢的。
陈十一娘滋溜滋溜立马喝完了一竹盏,还想要喝却是没了,只好将自己父亲那盏也喝了,还是没喝够。
陈知州看她着实喜欢,便想出手买圆娘的方子,得知圆娘不卖的,只兑换,拿自己独门食谱来兑换。
陈家家大业大,独门吃食不少,圆娘特意要了点酥盘。
大家一看,也纷纷要换,什么酿酒方子,煲汤方子,药膳方子,烹鱼的,炖鸡的,做点心的,不一而足。
待宴会散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