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 / 3)

加入书签

第33章第三十三章

五月初五,难得的大晴天。

西湖岸边游人如织,有官府特别准备的龙舟比赛,参与船队各个都是浪里白条,颇知水性,甚至坊间有不少人下注押哪条龙舟会夺魁,一时间跟风凑热闹的人能挤烂赌坊的门扉。

然而这只是第一层热闹,士庶同乐。第二层热闹便是城内文人雅士们集的端午诗社了,每每此日流传出的佳作人们争相传颂,不少吴地士子因端午诗词扬名宇内。

苏轼是个好热闹的,自打他通判杭州以来,便将两乐叠为一乐,百姓间的龙舟比赛照常组织,夺魁彩头照常发放。

另外,官宦或名士之家亦可组织第二场龙舟比赛,先以诗词联句竞出先发之舟,数息之后余舟可发,七八条舟可一较高下,十分有趣。苏轼这番提议赢得满堂彩,什么划不划船的,人们主要是喜欢和苏轼玩,把苏家的龙舟压下去,捉住苏子瞻来吟诗题字,毕竞什么彩头比得上苏子瞻的端午帖子呢?!

奈何,苏轼一向才思敏捷,苏家的龙舟总是先发,人们哪里能在西湖捉住他呢。

几次三番下来,诸君决定,划龙舟归划龙舟,得限制苏轼作诗联句,然而后来发现只是这样也不行,依旧赢不了。

索性,第二场龙舟比赛禁苏轼已成共识,苏轼可以划船,但不能作诗,如此一来大家才有胜算。

一大清早,圆娘和辰哥儿就换好了苏家参与龙舟比赛特制的彩袍,五颜六色,十分惹眼。

辰哥儿拿着一个傩神面具犯难,这个面具采用墨、朱、白三色勾勒,精美绝伦又威武霸气,但是……他是龙舟鼓手,不知戴着这个会不会影响打鼓?圆娘细瞧了一下,提议道“这上面的花纹虽然繁复,倒也不是不可临摹,我们弄些油彩原封不动照此面具式样涂抹在脸上也是一样的。”辰哥儿大喜,遂让朝云弄些防水的油彩照此面具给他涂抹一番。苏轼放下手中的诗卷,冲圆娘招了招手道“你要不要抹?”圆娘点头,要的,端午节便要有端午节的氛围感。苏轼另拿了支笔,亦蘸着油墨往圆娘脸上招呼,他不会化妆但精于笔墨诗画,此时倒也涂的有鼻子有眼的,好似他天生就是该执笔的。圆娘打量着铜镜里映出来的小鬼脸,左瞧右看,灵动非常,她十分满意。待苏轼收笔时,陈十一娘被家中的仆妇领了来,她手上亦拿了个傩神面具,只是与苏家的样式不大相同,此时见圆娘和辰哥儿俱是往脸上抹了油彩,她倍感新奇,也闹着要抹。

朝云好笑的就着剩余的油墨给她涂抹了起来,这下好了,两只小鬼变三只了,倒也有种别样的热闹。

三个孩童手拉手跑出去疯玩,苏轼不经意间看到陈十一娘落在梳妆台上的傩神面具,他拿起来打量一番,勾勾唇笑了。朝云岂能不知他心里想些什么,不由说道:“小孩子爱玩闹也就罢了,怎的郎君也这般?”

苏轼笑道“给大家一个惊喜。”

辰哥儿带着圆娘和十一娘来到西湖边,苏家的龙舟系在桩子上,苏迈正埋头叮嘱砚青砚秋等人划龙舟的注意事项,其他几家的人也都到齐了,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陈家的龙舟在苏家旁边,陈家大一些的郎君亦凑在一堆议事,陈云谏年纪小不用划船,他与辰哥儿的任务一样,压龙头敲鼓!此刻见自己嫡嫡亲的妹妹混在苏家堆里,不由气闷,继而怒目而视,低喝道“十一娘你过来!”

“哼,才不呢!"陈十一娘扭过脸去不欲搭理他。“胳膊肘往外拐的小叛徒!"陈云谏说道。“哼,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陈十一娘振振有词回怼道。“你!"陈云谏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陈十一娘自豪道:“你这个士老帽还戴粗笨的木头面具呢?我们已经抹上了油彩,轻盈又漂亮,不知甩你几条街!”

陈云谏跺跺脚,气得亦扭过头去,不再搭理这个恼人的妹妹。圆娘饶有兴趣的听着这对小兄妹吵嘴,觉得有意思极了,她极目远望见第一场龙舟比赛的队伍已经准备就绪,马上就要开始了,自己也不由屏住呼吸,心情兀的紧张起来,转眉再去看辰哥儿,却发现他有些心不在焉。“怎么了?"圆娘悄声问道。

“你有没有看到爹爹?"辰哥儿问道。

圆娘仔细瞧了一圈,还真没有!按说师父这样喜好热闹的人,应该早就来了,怎么此时还不见人影?

她四周扫视一遍,仍是一无所获。

她挠了挠头道“没差啦,反正他也不能在龙舟上作诗,兴许在一旁的画舫上与人喝茶聊天呢。”

“说的也是。"辰哥儿附和道,他的声音被周围喝彩声淹没,圆娘只影影绰绰听到个音。

湖中在赛龙舟,岸上锣鼓喧天,声乐齐鸣,其中不乏一些卖艺人在要杂戏演幻术,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在沿堤叫卖,十分热闹。一盏茶的功夫,第一场龙舟赛便分出了胜负,前三甲按次序排队,雄赳赳气昂昂去官府设的台子上领彩头。

知州陈襄少不得出来祝贺勉励一番,一般这种时候苏轼作为通判都会同陈襄一同出来应酬的,而此时仍不见苏轼,这下不仅辰哥儿疑惑,陈襄也在疑惑苏轼干什么去了?

不过,苏轼一向交际广泛,被哪个诗友绊住了脚也说不定,陈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