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2 / 3)
开车帘就往里钻。
宛娘道“这是女娘的马车,你上来作甚?“此刻她正因红灯笼之事恼他呢,因为她跟圆娘的装束一样!!
盈娘闻言拍了她一下,示意她不要说话,几个人往里挤了挤,给他腾出个位置来。
辰哥儿一屁股坐下解释道:“那辆马车太吵了,我耳朵疼。”宛娘眨眨眼说道:“不怕伯父说你?”
辰哥儿一脸促狭道“他现在看不到我。”
他见圆娘坐在旁边吃糖人,又开口问道“还习惯吗?”圆娘点点头道:“很好,阿姊们很照顾我,宛娘也跟我一见如故。”她恍然大悟,他惦记她人生地不熟,不能习惯,所以这才硬着头皮往小娘子们的马车里钻,她心底悄然漾起一丝暖意。宛娘睁大眼睛不可思议道:“我说二哥,不是吧!!!你们分开还没一刻钟呢!!这有什么不习惯的?!”
她仰头琢磨了一会儿,反应过来道:“你是怕我欺负圆娘?”辰哥儿笑着摆手,拒不承认“没有的事儿。”宛娘也不管他承不承认,只拿竹签戳了戳他的鞋底道“我今日先欺负欺负你,我是恶霸!”
辰哥儿一脚踩在竹签上,任她如何使力都抽不动。最后是盈娘出面劝宛娘道:“乖乖坐好,一会仔细摔个屁股蹲儿。”宛娘并不听劝,只是一味的拉帮手道“圆娘快来帮我!”圆娘刚一伸手,辰哥儿默契的松了力,宛娘一个不防跌倒在圆娘怀里,三人笑作一团!
在一阵欢声笑语中,苏家的车队缓缓进了城。宛娘拉着圆娘掀开车窗处的帷幕往外瞧,街市上熙熙攘攘的,很是繁华热闹,但风土人情又与杭州迥然不同,少了江南烟雨的氤氲,多了中原重镇的厚重与肃穆。
宛娘眉眼带笑道“圆娘你从杭州来,听说杭州有西湖,我们齐州也有西湖哦。”
圆娘眼底闪过一丝疑惑,她只知道齐州是后世济南市的旧称,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可能不被人熟知,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这个梗火爆全网,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
圆娘前世虽然没来过济南,但对济南并不陌生,她只知道济南有大明湖,有趵突泉,倒是没听过有西湖的。
辰哥儿好奇的问道“这里的西湖也能泛舟吗?”“怎么不能,爹爹今年中秋在西湖包了画舫,到时候我们可以热热闹闹的玩一场了。"宛娘向往道,“圆娘,我带你去摘荷花和莲蓬,到时候我们炸荷花吃,剥了莲子正好可以做玩月羹。”
宛娘说的这两种吃食圆娘都没吃过,是以十分感兴趣,于是点头应道“好啊!”
辰哥儿在后面悠悠来了一句“你们可悠着点,别到最后莲蓬没摘成还得下湖捞你们。”
“呸呸呸!!二哥乌鸦嘴!"两个女孩异口同声的说道。马车踢踏踢踏的停在一处官邸门外,史氏的牛车还在后面慢悠悠的赶路,府里的内知领着一众年轻力壮的仆人候在门口。两府内知一碰面,立马热火朝天的搬运起行礼来。苏辙汗颜道“官舍不甚宽敞,委屈阿兄了。”苏轼并不在意这些,他道“有一席安寝之处即可。”本来苏轼应带着家人们住驿馆的,但两兄弟素来亲厚又聚少离多,乍一见面如何也亲香不够,怎么也舍不得分开。
即便苏辙的官舍不太宽敞,他们也要挤在一堆住。最后苏家的小郎君们赶在一个院子里住,苏家小娘子们住一个院子,苏轼夫妇住一个院子。
盈娘和臻娘住在院子的东边,宛娘和圆娘住在院子的西边。拂霜等人将圆娘的东西安置好,圆娘打开箱笼给宛娘选了一块上好的姑苏花鸟绣,宛娘笑道“再没见过比这更精致的绣活了,我很喜欢。”宛娘亦赠给圆娘一条齐州特产绿丝绦,这绿丝绦十分神奇,系在腰间像系了一道迷蒙的云烟,又像二月草色若有似无,惹得圆娘连连称赞。宛娘的贴身侍女翠缕进门来禀道:“午膳备下了,夫人派人来请两位小娘子移步花厅用膳。”
两个小娘子手挽着手刚一出门便碰上两位阿姊,四个小娘子一处走着,半路又碰上上蹿下跳的小郎君们,一群人前呼后拥的往花厅赶。甫一进花厅,圆娘震惊了,摆在她面前的是一张巨桌,分为上下两层,用木轴连接着,里面设了机关,使得上下两层可以轻轻转动,十三个人依次落座,六郎太小由乳母抱着在房间里吃。
辰哥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坐在圆娘身边,惹得宛娘嘴角一阵抽搐。圆娘好笑的看了二人一眼,刚提起竹箸,她的碗里就落入一块话梅小排一片糖醋莲藕,话梅小排是辰哥儿为她夹的,糖醋莲藕是宛娘为她夹的。“你素来爱吃这个,快尝尝。”
“这是齐州特色菜,你尝尝。”
辰哥儿和宛娘异口同声道。
圆娘哭笑不得道“我会夹,你们吃你们的,不必特意照应我。”“先吃我的。”
“先吃我的。”
二人又争先恐后道。
圆娘"……
救命!这是什么小学鸡行为?!为何两个年岁比她大的人竞然这样幼稚!不过,圆娘转念一想也释怀了,这俩本身就是小学鸡的年纪啊!她认命吃光盘中餐,二人又想重蹈覆辙,吓得圆娘连连摆手道“我真不是三岁,我会自己吃饭!”
苏轼双眸含笑道“好了,你们自吃自的,莫要为难圆娘,反倒拘谨了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