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平卢之行(2 / 4)

加入书签

段红烟道:“既然汉代这种酒很可能盛行过,便该有令其重新盛行的法子。”

黄巢露出嘉许之色:“红烟你有什么主意?”

段红烟道:“徒儿以为,北方边关之地,冬天天气寒冷,边军们应当很喜欢更加浓醇的烈酒。听说,北方的回鹘人,也会从大食国购买烧酒。”

朱温有些吃惊。北方胡人会买大食国的烈酒,这个情报他自己都不知道。

小师妹的见识,很多时候实在不像猎户家的女儿。

“很好的意见。”黄巢摸了摸下颌上的短须:“但还不太够。大唐的边关,有大片在割据自雄的河朔三镇手里,在那边开展生意,可不容易。”

段红烟叹了口气:“剩下的部分,人口也不多。守边的战士们,也没太多钱买酒。”

她相当乖觉地指出了自己意见的缺陷。

而后却是笑靥如花,把玉白的手掌压在朱温肩头:“小师弟,你是咱们的智囊,不如你来想个法子吧。”

朱温怔了怔,老实道:“我也没有办法。”

“还指望你呢,怎生这么没用!”段红烟对他翻了个白眼。

“可能过几天就有了。”朱温道:“我想主意,有时候会很慢。”

这是实话,朱温识破齐克让的三重斫营策,并给出破解之法,也花了很多天。

“为了让你快点想出来,要不立个军令状?”段红烟抬高声音道:“三日间还没有奇谋妙策,就把你在三军之前脱了衣服打板子!”

“都不是小孩子了,别跟凉玉开这般顽劣玩笑。”黄巢肃容道。

段红烟轻轻“呀”了一声,吐了吐舌,不再说话。

朱温当然知道师妹没有恶意,只是直率可爱。不过老师让她打住,朱温也觉得甚好。

“点子的事情,不用太急。”黄巢温言道:“造酒的事情,盈利也不在一时半会儿。”

“然而最近有件事情,需一个利落的人来办。你可愿往?”

离开大军出去办事,并不奇怪。此前朱温入伙时,便发觉孟楷和段红烟当时都不在军中。

而自己至今尚未出去过一次。

所以朱温当然没有推辞的理由。

“在哪?”朱温简短问道。

“平卢。”

“与宋威老贼有关?”

除了作为讨伐草军的总帅,宋威另一个身份,是大唐的平卢节度使。

“不错。宋州大战追击阶段,绝海一梭枪刺穿了老贼小腹,如今老贼缠绵病榻,该是活不了多久了。”

“但宋威老贼这类人,不到阎君来请,绝不会交出手上的权力。”

“而平卢镇内部的各派势力,大抵都在琢磨如何在老贼毙命之后,讨好新的上司。”

“所以现在,平卢之地一定会比较乱。”

黄巢左手隐隐握拳:“乱,才是咱们火中取栗的好时机。”

朱温知道,老师肯定不是让自己做什么策反官吏,直接占领平卢镇这样异想天开的事情。

平卢军素以兵精粮足,实力雄厚著称。

但黄巢起家,同样在山东。在平卢辖境内,一定拥有不少水面下的势力。

王仙芝王盟主亦如此。

朱温击杀颜景明之后不久,王仙芝部就再次与黄巢部分头行动了,他也不必担心颜景明的朋友们找他麻烦。

但两军必定有着联系的手段。

“这趟路并不好走,你可以不去。”黄巢语气有些意味深长。

朱温连忙摇手:“义不容辞的事情,哪有逃避的道理。”

黄巢嘉许地点点头:“那就期待你见机行事了。”

就这样,朱温自黄巢手上接到了去平卢军境内见机行事的任务。

第四十六章 平卢之行

或许是招兵买马,或许是打探情报,或许是煽动起义,总之有许多或许能做的事情。

但这种事一定要轻装简行,才能避免被人逮到。

回到自家营地之后,朱温向朱存、霍存等人交代了事宜,就开始打点行装。

他决定带上两匹马——一匹红马,一匹白马。

还有自己新请的小军师——兰素亭。

朱温跟她说这事时,兰素亭正好在帐内发现了一本书。

她的身姿依然纤静,但眼里却充满了喜悦之情。

“营将,这本书能借我一下么?”兰素亭轻声道。

她并没有刻意讨好,但这种安静、乖巧的声气,让人很难拒绝她的任何请求。

朱温瞧了瞧,原来是一本《周易新注本义》,是黄巢给他的。

这东西也是义军的老朋友,薛崇节度使留下的遗物之一,其作者是薛崇的祖先,开国名帅薛仁贵。

朱温全不在意地道:“给你吧。反正我不爱看。”

兰素亭秀眉一挑,露出讶然之色:“营将不喜欢《周易》吗?”

“我阿爷生前被人称作‘朱五经’,却只来得及教会我一部。”朱温笑了笑:“除了《诗经》之外,其他四部我都没看完,更不必说注解了。”

兰素亭点点头:“营将少年时要练武,能读书的时间应当不多。”

“你倒是会给我找台阶下。”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