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1 / 2)
室内光线黑暗,唯有案前的烛火发出微弱的光。
李珏眼中的光芒一点点暗下去,用力攥了攥手,“苍术,不是她,是孤不愿意碰她。”
随后他又自嘲地笑了笑,“她是商丞相送来的,孤又不傻,怎会不怀疑?只不过她实在是太像孤的清儿,每一次瞧见她,孤都会觉得是清儿在给孤弥补的机会。”
“所以,孤不管其他的,只想等到她心甘情愿跟着孤,即使在这期间她要孤的命。”
恍惚间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少女的面容与话音,与谢为欢的容貌重叠。
“容清,是你回来了么?”
“清儿,孤真的好想你。”
……
微雨刚过,清风吹得池塘中的荷叶打着卷,翻转一圈又一圈。
接下来的半月内,谢为欢都在太子府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地养伤。
这期间她还听说安阳郡主因不敬先祖之罪被禁在府中。
听此消息,她忽地想起李珏曾说过,会让安阳郡主付出代价,那日她也只当男人说说而已,没想到李珏竟真的会为了她去惩戒他来日的太子妃。
是以,她当面谢过李珏,却没想到他闪烁其词,只想岔开话题。
谢为欢也只当是他不想再提及此事,索性不再谈及,就此揭过。
这日,天气凉爽,适宜出行。
谢为欢躺在府中半月,伤已大好。许是卧床太久,深感身子沉重,为此她决定去郊外的国清寺逛一逛,往日在相府时,她每逢小暑前后都会去寺中替商陆祈福,以保他平安顺遂。
收拾一番后,她带着半夏上了前往国清寺的车舆。这国清寺位于京城南郊的东篱山上,素来香火旺盛,灵气极佳。
由朝廷庇护,是为皇家寺院。
不少京城贵女每逢佳日都会来此求吉,求姻缘,求平安……
因着山路难行,车舆只能停在山脚下,要走到寺中大殿祈福,还需沿着山路行一个时辰。
远远而望,山间的路铺着棋盘一般的青砖,一方方地铺向寺中,阳光透过云隙照在前行的路上,灿烂而恍惚。
谢为欢在半夏的搀扶下,主仆二人缓慢行着。一个时辰后,终行至寺中。
在方丈的指引下,谢为欢又去禅房取了平安符才回到祈福大殿。
半夏候在殿外,谢为欢在殿前轻轻喘着气息,待呼吸平稳整理仪容后进了殿中,香火气息传来,似轻烟如飘雾,让她内心更加平静。
她从怀中拿出方才自寺院和尚那里得到的平安符和卧香,跪在了佛像前拜了拜,阖上双眸,双手于胸前合十,乞求道:
“求佛祖保佑,信女谢为欢在此乞求,愿相爷平安顺遂,一世安康。”
“为此,信女谢为欢愿付出一切代价。”
一阵祷告后,她将卧香插在佛像前,拿起手中的平安符在上面绕了两圈。
祈福完毕,她将手中的平安符小心翼翼收在怀中,望着殿中的佛像,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而后转身退出大殿。
“半夏,我们走吧。”
“是,姑娘。”
然,谢为欢刚要迈出步子离去,却发觉自己的腰间少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瞧,原来是商陆送她的玉佩不见了。
她紧皱着眉头,那可是商陆送她的生辰礼,丢不得。
明明上山后她还瞧着玉佩好好地系在腰间,定是方才去禅室取平安符时遗失了。
“半夏,我的玉佩不知落在了何处,你在此处等我,我去寻寻。”她赶紧拉住半夏吩咐道。
半夏:“是,姑娘。”
谢为欢急得眼眶泛红,依着方才的记忆,她匆忙向南寻去,仔细寻着四周有无玉佩的影子。
不过片刻,她行至一间禅房前,瞧见门外台阶上有一个老妇人手中正拿着她的那块玉佩笑着,只是那老妇人瞧着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凌乱的头发如同枯草一般。
谢为欢目光猛地一亮,总算是找到了商陆送她的玉佩,也顾不得什么别的,只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她拍了拍老妇人的后背,“婆婆,打扰了,您手中这玉佩是我的,能否归还于我?”
只见眼前的老妇人闻声回头,看到她后却笑容渐失,眸中闪烁着惊恐,手中的玉佩被她扔在地上,如同见到恶鬼一般发出颤抖破碎的尖叫,“大、大姑娘!你…你别过来!你别过来!你别过来!”
老妇人蜷缩着身体,手在微微发抖,“大姑娘,此事与我无关!与我无关,你可别来索我的命!”
“与我无关!”
谢为欢微微一愣,看样子这老婆婆应该是将她认错了人,她缓步靠近试图解释道:“婆婆,我不是你口中的大姑娘。”
无奈,只要谢为欢靠近一步,那老妇人就更加惊恐一分,叫喊声更大了起来。
或许是她的叫声引来了人,不知从何处冒出来了一个方丈,“阿弥陀佛。”
他瞧了谢为欢一眼后,快步上前扶起地上的老妇人,进了禅房。
谢为欢弯腰拉起地上的玉佩,拿出帕子仔细擦拭,重新别回腰间。
然就在她转身要走时,方丈从禅房走出唤道:“女施主留步!”
谢为欢止住步子,只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