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3)
“在我们学校建成的第五年,有一个学生跳楼死了,当时她的头上就带着一个和你这个一模一样的海棠果发夹。”
“前些天我去偷看班主任在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在教学楼的树丛里捡到了一个海棠果发夹。还是年老师和我说了这个故事后,我才把它扔了的。”
“你赶紧扔了它,它在我们学校不祥。”
“我说的都是真的!我还知道这个发夹主人的名字——”
——叫朱莹莹。
姜颂禾猛然瞪大眼睛。
是先前李铁柱提过的那个女孩子。
姜颂禾快速把档案从袋子里抽出来,随后一字一句地阅读着档案。
上面的文字很多,总结一下就是:死者朱莹莹,12岁,性别女,京祁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一学生,于11月23日凌晨五点四十分坠楼身亡,身上多处淤伤,符合坠楼身亡条件。死者衣物穿戴整齐,尸体表面无任何外伤,发现尸体时发顶正夹着一个红色海棠果发夹。死者家属拒绝解剖,并强烈要求以自杀结案。
看来李铁柱说得一点都没错,她捡到的那个海棠果发夹,就是朱莹莹的。
那么上面的血迹,也是她的了?
刘念、朱莹莹、还有年予白,好像都和这个海棠果发夹有牵扯,那这三个人又是什么关系?
姜颂禾思考着,手里翻看照片的速度不自觉加快。
直到翻看到死者的正脸照片。
姜颂禾的身体倏地僵住。
这…这俩人长得也有点太像了吧。
-
姜颂禾抱着档案走进警队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里坐满了人。
很显然,是出外勤的警员回来了。
“我们现在知道刘念这个名字是假的,真正的刘念……”姜酩野话还未落,瞥眼看到抱着档案走进来的姜颂禾,他蹙眉温柔道,“颂禾,哥哥有会要开,你先去外面。”
他话音刚落,屋内所有人的目光整齐地看过来。
姜颂禾懵懵地眨了眨眼,道:“哥哥,我刚才上厕所,路过档案室,里面的大爷让我把这个交给你,他说你们破案可能用得到。”
姜酩野伸手,姜颂禾乖巧地小跑过去把档案交到他手里。
姜酩野随手把里面的档案报告拽出来,立刻一张照片飘到了地上。
“姜队!这个人和刘念长得好像啊。”顺手捡起照片的林建刚道,“就像缩小版的刘念。”
姜酩野的眉头再次皱紧了几分,他的手摩挲着档案上的名字,像是在思考,他喃喃道:“朱莹莹?”
“哦,我想起来了,这一年陆陆续续有不少信件送往我们警局,好像就是关于朱莹莹的。起初我们还以为是恶作剧,没怎么理会。因为信上只说五年前的学生跳楼自杀案另有隐情,希望我们警方展开调查,她可以给我们出警费,”人群里一名警员道,“可是那个案子五年前就已经结案封存了,我们让她拿出足以旧案重查的证据,结果她就像凭空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我们特地走访询问过朱莹莹的家长,他们说从没去过警局,并说他们失去女儿的这段记忆太惨痛,让我们不要再提,更不要因为这件事再来找他们了。”
“姜队!我突然想起来,朱莹莹好像有个姐姐叫朱珍珍,是刘念的舍友,也是教育专业的,俩人是上下铺,”正在开会的一名警员道,“关系特别好。”
“死者用刘念当假名,那有没有可能死者实际上是朱珍珍啊。”林建刚喃喃道。
“现在户籍制度不完善,有这个可能。”又一位警员道。
“五年前的案子,谁接触过?”姜酩野举着手里的档案,对着人群问道。
一位稍微年长的警员,握着茶杯道:“这个案子发生的时候,我刚入职,接触到的线索不是很多。我记得当时学校刚建成,很多乡镇的学生和老师都被聚到了这所学校。”
“这个小女孩很奇怪,她学习不好,平时不怎么说话,也没什么朋友。老师都说这个小姑娘很老实,谁都没料到她会跳楼。”
“当时家长反应也很奇怪,刚发现死者的时候一个劲儿哭,很配合我们的工作。结果第二天,我们请省队的法医来解剖尸体的时候,他们说什么也不配合了,反倒是她那个姐姐大吵大闹让我们还妹妹一个公道,结果被父母呼了一巴掌。”
“有没有可能是在学校受到了什么委屈,心理承受不住才选择了自杀?”林建刚下意识问了句,“死者家长觉得这件事不光彩,才不配合警方工作的?”
不对。
这所学校这么奇怪,绝对不是受委屈这么简单……
姜颂禾低头思考着。
“应该不是,同学都在说朱莹莹除了不爱说话不爱交集外,和同学交往并无任何异常。”之前那位年长一些的警员猛然想到了什么,他立刻补充道,“哦,我想起来了,当时朱莹莹的班主任说朱莹莹个子不高,身体特别瘦,低血糖也很严重,经常上讲台上做题的空儿,就晕倒了。”
“所以,当时我们警队的人怀疑,是朱莹莹的家长虐待她,故意不让她吃饱饭,所以才这样的。”
“朱莹莹家很困难吗?”林建刚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