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2 / 3)
毕竟在封建王朝之前,奴隶制度下,每次祭祀或者陪葬都要挖巨坑的。
现在也才刚刚稍微转变了一点而已。
不过景云也觉得,嬴政不提倡殉葬不是因为他珍惜人的生命,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受到法家影响的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
都没有人干活了,竟然还要把奴隶拉去陪葬,多浪费啊。
很冷酷的想法,但在当下这个背景中已经是比较有人情味的存在了,因为他起码把奴隶当成了工具。
景云努力的说服自己——要不然他真的会对这个时代怕到刚会走路就去找一个深山老林隐居的!这个时代甚至吃人都很常见的!和现代完全不一样,甚至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
并且有些时候可以论迹不论心,无论嬴政是怎么想的,起码他因为缺少劳动力,所以鼓励寡妇再嫁,因为缺少劳动力,所以秦始皇陵中大多使用的都是陶俑。
而且,虽然这样的想法很大胆,但他是不是也能尝试改变一下这些事情呢?
如果没有系统的话,景云肯定不会这样想,他只会考虑自己能不能在秦朝活下来,但现在有了系统,并且他被嬴政视为了祥瑞,那祥瑞的话嬴政会不会稍微听一些呢——在无伤大雅的部分上。
并且系统名字就叫大秦养生系统,肯定也会提供更多让大秦上下养生的帮助的。
步子跨的太大会摔倒,但他现在起码有了觉得可以一步一步来的勇气和信心。
景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
嬴政觉得他的祥瑞有点怕他。
他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祥瑞如今还只是一小童,虽然古灵精怪,但瞧着性子甚至要比扶苏还要平和。
扶苏都向来怕他,祥瑞现在的态度就更好理解了。
但是让嬴政想不通的是,他明明不是这样的性格,即使不说雄才大略,志向高远,最少也能称得上一句果断刚毅,雷厉风行,但是他的孩子们却都带点怯懦,半分也不像他。
殊不知就是因为他太厉害了,所以才会让孩子对他生不起反抗之心。
不过这对于一生不甘平凡的嬴政来说是完全想不通的。
他捏了捏景云的手......究竟是幼儿的皮肤都如此软嫩,还是只因景云是祥瑞所以如此呢。
嬴政自打十三岁成为秦王开始便一直处在忙碌之中,即使连扶苏出生,他也并未和扶苏有过多的相处时间,只是偶然间在遇到扶苏的时候,听见扶苏向他行礼的声音才恍然之间觉得他记忆里才刚出生的那个婴儿现如今已经长成如此翩翩少年了。
他并无多少与孩童相处的经验。
但景云出生之后,因祥瑞之言,嬴政可以说每天都要去看他一眼。
即使两人也无过多互动,但看着景云从刚出生那一个小小的,丢进襁褓里几乎看不到的小婴儿,变成了现在抱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些压手的分量,嬴政第一次察觉到了生命的奇妙。
因为总感觉喝羊奶喝不饱,所以每天都喝很多遍,以至于从刚出生的五斤变成了现在十二斤大胖小子的景云:“......”
怪了,他怎么总感觉嬴政看他的眼神让他凉飕飕的。
应该不能是嫌他喝奶喝的多了吧?
不是说那两只羊就是给他养着的吗,他还没嫌羊奶不好喝呢。
*
就在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干瞪眼的时候,李斯到来了。
嬴政看了他呈上来的役夫名单,大致扫了两眼,便挑了些人:“就这些吧。”
秦朝实行‘徭役制’,成年男子每年需为国家无偿服役,就像是现代许多人口不足的国家需要强制服兵役一样。
由官府提供基本口粮和衣物,无工钱,服役期通常为1个月。
这样一看,在封建王朝里其实并不算过分,但问题是,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上经常会有官员克扣口粮与衣物。
而且征发民夫占了劳工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囚徒与罪犯,以及少量的军队士兵。
囚徒与罪犯的待遇,就远远没有民夫那么好了,不仅要常年劳作,环境恶劣,再加上关于连民夫的口粮和衣物都克扣,就更不用说他们这些被罚去筑城和舂米的人了。
并且因为秦朝的法律严格,所以即使连普通人也可能会不小心触犯法律,以至于变成‘城旦舂’。
这是一种刑罚,也是对受这种刑罚的人的称呼。
所以秦朝才会有那么大规模的起义,因为如果说在嬴政的威压之下,官员们的克扣尚且没有那么严重,但在嬴政去世,秦二世胡亥上任之后,整个国家荒谬无度,无人监管,哪怕你没有犯罪,也可能会被拉去服役,人人都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慌之中。
这种恐慌氛围有时要比直接受到处罚还要使人绝望。
景云把自己上课的内容又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好奇的问嬴政:‘这些是民夫还是罪犯?’
嬴政并不惊讶于刚出生的景云就知道这些的区别:“是民夫。”
‘你打算让他们来建什么?’
名夫的名字都很简单,多是单字,就这一会,景云都看到了很多重复的名字,不过他也知道记这些名字的用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