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3 / 3)

加入书签

是三斗粟米吗?

在秦朝,一石等于十斗。

而在商鞅变法后,秦国按照土地面积统一征收田税,假设一个拥有百亩土地的自耕农家庭,还要在风调雨顺之年,除去上缴国家的田税,下一年的种子和耕牛的饲养成本,一家几口人辛苦劳作一年收获的粮食平均到每一个青壮年身上,每天也就半斗到一斗。

条件在农民中已经是非常顶尖的条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拥有百亩土地,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拥有耕牛来帮忙。照看田地,也不是每一年都是风调雨顺之年。

所以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的农夫,一天能有半斗的粟米,都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换算成现代也就是两百克的粟米。

再配上些野菜,就可以吃上不挨饿的两顿饭了。

而现在这位他们不认识的大人说的是多少?

每人每天三斗。

披着羊皮短衣的青年快速的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三斗发下来,哪怕每天能到手里一斗半,半斗当口粮,他也能每天留一斗。

五天下来,五斗——足够给孩子再扯一块葛布做新衣裳了。

小孩见风长,之前做的衣服都快穿不上了,哪怕全部拆开再拼成一件新衣服,那也不能没个替换的。

而就在这时,台上的老先生又继续说话了。

“并且祥瑞还会每日赐一膳食,为一荤两素的盒饭。”李斯想了一下,补充道,“如是有不想要盒饭者,可每日多领半斗餐补。”

不过他想,应该没有人会放弃有肉的盒饭。

半斗粟米可买不来一个肉包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