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印军投降(1 / 2)
其实这个可疑的人物,并不是什么间谍,而是印军驻守吉大港的剩余部队所派出的一名谈判代表,他之所以鬼鬼祟祟,其实是因为他沒有办法找到孙昊庭的指挥部,还有他沒有穿军装,而是一声的九不搭八的孟加拉国老百姓的衣服,在军营附近转來转去的,这才引起了部队的警觉,
这名印军的谈判代表來自吉大港的守卫部队,他告诉孙昊庭,现在他们的人员也还剩余不少,只是在中国军队的快速进攻下被撕得四分五裂的,现在各种人员在城外的各个角落都有,而且其中的一部分还逃进了深山,已经几天沒有吃喝的了,
由于印军是三面被围,一面中国军队预设的埋伏圈让他们突围,但是聪明的印军指挥员料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并沒有选择突围或者是别的什么方式离开吉大港附近,而是脱下了军装,穿上了便衣,混居到了当地的老百姓家中,他们原以为中国军队在吉大港不会停留很久,很快就会离开,可是沒有想到中国军队居然驻扎了下來,
而且这一段时间过去后,在这一地域的中国军队不仅沒有走,反而和这一地区的老百姓的关系越來越融洽,他们事先预测的中国军队会合这里的老百姓发生摩擦的事情不仅沒有发生,而且是老百姓越來越喜欢中国士兵,同时,还带领中国士兵前往抓捕印军隐藏在居民区的那些士兵与军官,
同时,一个个的印军士兵和军官被从各种隐蔽部中,老百姓的家中被抓捕,同时那些即便是躲在民居里的印军,此时也基本沒有了吃的和用的,生活已经接近崩溃边缘,已经沒有理由和资本继续坚守下去了,
于是乎在民居里再也呆不下去的印军士兵和军官们开始陆陆续续出來投降,而那些躲在城外深林里的印军官兵则又累又饿,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为了不至于全军覆灭,同时还可以得到一些军人的荣誉,印军驻守吉大港的最高指挥官马赫尔上校,决定在部队侧地溃散之前,向中国军队投降,于是就派出了这个鬼鬼祟祟的联系人,
由于孙昊庭是登陆部队的最高指挥官,他有权利接受印军的投降,因此在第一时间印军的投降被中国军队接受,但是印军在投降的要求中加入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孙昊庭无法做主,也不能做主的内容了,
印军的最高吉大港的指挥官马赫尔上校,在投降的具体细则中附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允许印军所有投降的官兵能够携带武器,只是把弹药全部留下,这一个要求对于即将要投降的一方來说,显得有点莫名其妙,因此走位受降的一方來说,这个问題不是孙昊庭一个校级军官可以同意的,他需要请示上级,也就是中国特混舰队的最高指挥官王司令员,
不过印军的这个要求显然也超越了王司令员的管理权限,在收到孙昊庭的信息后,王司令员第一时间就向前指发去了印军请降的要求细则,
很快前指的信息传來,印军驻守吉大港的部队可以携带武器受降,但是必须全部上缴所有的弹药,投降的所有印军可以享受原由的军人的待遇,允许他们达成在吉大港的运输器材,返回印度,
前指的支一招其实很高明,早在上个世纪1962年的中印之间围绕藏南地区的自卫反击战的过程中,就有接近万余名印军士兵被俘,这些被俘的印军士兵沒有一个人被中国军队虐待,而是在中国军队自己都缺衣少吃的情况下,优先保障所有印军吃喝,同时在印军上缴的所有武器装备中,还把一些被打坏的进行修理,而好的则全部保养起來,
最后在两军对接的时候,中国军队把所有的印军的武器装备全部赔还给了印军,沒有留下一个印军士兵,也沒有留下一件印军的武器装备,
而这一次,中国军队准备采用的也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样的要求是印军首先提出來的,他们要携带武器装备回家,只就留下弹药,
其实印军的这一做法,中国军队更是开心,因为这样一來不仅免去了中国军队收缴武器系统所要花费的时间和造册,保养,管理等等的精力,同时也再一次让全世界的媒体和老百姓都知道中国军队是怎样的一直军队,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这样的受降方式,这也是一种开启了后军事时代的大国风范,
受到指挥部命令的孙昊庭,很快就把中国最高当局的受降意思传达给了这个前來乞降的印军士兵,接着沒有多久,孙昊庭从这些已经驻守吉大港的部队中,相应地抽出一部分士兵,直接在和马赫尔上校约定的地点,对印军吉大港的驻守部队进行受降,
马赫尔上校从一户居民家的小院落里走了出來,跟随着他的几个勤务兵也随同他一起到受降的地点,接着很快,马赫尔的联络官就把自己在各处民居中,以及那些躲进了深林里的部队的士兵个军官一个个找了出來,
这个受降的场面是壮观的,几乎1200号印军士兵,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马赫尔上校的身后,中国军队方面,在他们出來之前就已经为这些印军士兵准备好了吃的,喝的,以及相应的转运工具,从他们的手上缴获的军车此刻就一排排的在不远处等待着他们转车回家,
对于中国军队如此仁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