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小碗、三鲜小馄饨(2 / 3)

加入书签

六文,小碗的只要十二文?

还愣着做什么,吃啊。

围观的食客们纷纷管不住自己的脚,朝摊子前走去。等他们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付过钱,面前都摆了一碗热腾腾的小馄饨。

食客们下意识的拿起勺子,尝了一口,全都被这鲜香味惊呆。也不管自己已经吃过晡食,纷纷低下头狼吞虎咽起来。

好吃,爱吃,明天还来吃。

姜如意看着吃的一脸满足的食客,有些意外的眨眨眼,这样看来,她好像低估了馄饨受欢迎的程度啊。

随着食客们越来越多,提前准备的馅和皮子很快见了底。

姜如意看一眼周围越来越多跃跃欲试的客人,又低头看一眼空掉的瓷盆,只能抱歉的笑笑,说今日馄饨卖完了,请客人们明天再来。

那些客人听姜如意这样说,纷纷遗憾的叹一口气,看着眼前吃的正香的食客们,一脸不情愿的离开,心里还暗暗后悔。

唉,你说自己怎么就没早点来呢?

不过也有眼尖的客人,瞧着那布幌子十分眼熟,试探着问道:“可是前段时间,在大相国寺外,卖薄脆胡饼的姜小娘子?”

姜如意点点头:“正是,客人好眼力。”

那客人一听真的是,连忙问今日还卖不卖薄脆胡饼,又说正遗憾吃不上薄脆胡饼,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上小娘子。

姜如意一边掀开竹篮子上的青布,一边笑着回答:“可不是正巧吗?难得客人惦记着,今日是单买还是要一份十个包好了的?”

那客人连忙说:“要包好了的,先买三包。”

紧接着又笑笑:“也不知道姜小娘子以后,还卖不卖这薄脆胡饼,万一不卖了,就再也吃不到了。”

姜如意朝他安慰道:“客人放心,这薄脆胡饼会一直卖。如今又添了三鲜小馄饨,客人今后若是得了空,可以来尝尝。”

那客人早就闻见了馄饨香,闻言连忙点点头,说明天自己一定早来。

又卖了一阵子薄脆胡饼,等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姜如意才有空算今日的收入。

不算不知道,这一算之下,姜如意发现今日所赚到的银钱,竟然比之前单单卖饼要高上一倍不止。

这样算下来,她买食材置办摊子的钱,很快就能赚回来不说,还能多付几个月的房钱。

姜如意笑眯眯的从心里想着,收拾完摊子朝小庵堂走去。

接下来几日,汴京城里渐渐传开了,州桥夜市上卖的三鲜小馄饨。

“你们听说了没有,州桥夜市新开了一个馄饨摊,卖的极好吃的馄饨呢。”

“馄饨有什么新鲜的?城内各大酒楼和食店里,家家都有卖的。”

先前说话的那人摆摆手:“嘿嘿,一看你就没去尝过。实话告诉你,那家馄饨用的是豚肉馅,加了木耳和鲜虾,那滋味,啧啧,光想着就让人流口水。”

“豚肉馅?豚肉还能做馅?”

先前说话那人神神秘秘的笑笑:“不但能做馅,而且滋味相当美妙,完全不输给羊肉馅。不说了,我得早去夜市上排队,去晚了就卖光了。”

随着这样的对话越来越多,姜如意渐渐发现,她的馄饨摊子越来越火爆了。

这些眼生的客人还格外的相似,先是看一眼摊子上那布幌子,问是不是姜小娘子,又问豚肉真的能入馅?

姜如意遇到这样的客人,皆好脾气的笑笑,说客人们若是不放心,可以先要小碗的尝尝。

等尝过之后,那些客人们无一例外,都成了三鲜馄饨的忠实粉丝。

其中,馄饨好吃是一个原因。

另外,这三鲜馄饨可是汴京城中独一份的,怎么能不尝尝?

就这样,但凡吃到的客人,无不得意的跟身边人炫耀,其余排队没吃上的见了,也只能叹气改日再来。

开封府衙门里,张易正绘声绘色的跟同僚,说着那三鲜小馄饨。

“你们不知道,那姜小娘子卖的馄饨当真讲究,馅料里面有肉有虾不说,价格还便宜,大碗的只要十六文钱。嘿嘿,还是我有先见之明,直接买了大碗的。”

“汤里又有蛋皮、紫菜、虾皮,还有精心熬制好的高汤,一勺子舀起来,连馄饨带汤的吃下去,那滋味,啧啧,可太美了。”

立马有人叹气:“可惜那馄饨只能现场去吃,若是能外送到衙门,咱们也能改善改善伙食不是?”

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众人的赞同,而后又纷纷遗憾的摇头惋惜。

裴昭才刚迈入衙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叹气伴随着吸口水的声音,忍不住轻皱起眉头。

一旁的王属官连忙扳起脸来,训斥众人几句。

等众人散了,朝裴昭说道:“裴少尹勿生气,这几日里接连上街巡查,底下人不能按时下值,着实也疲惫了,这才聚在一起说说话放松。”

“无妨。”裴昭淡淡的摇头,略微沉吟了一下:“如今立夏节庆已过,天气也转晴,从今日起,不必再加强巡视了。”

王属官连忙点了点头,觉得裴少尹人虽冷清了点,却当真体恤下属。

裴昭吩咐完,不再说话,朝衙门的档案房走去。

……

没过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