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悦、枣泥方酥(2 / 3)
侧过头去,假装风大没有听到他的话。
姜如意轻咳了一声,说道:“裴少尹刚才吃的那糯米圆子,是否觉得很别处的圆子不同,里面是带了芝麻馅的。那芝麻馅虽然看着寻常,但是做起来却麻烦,要先细细的磨成粉,然后再加糖加油揉成…”姜如意一边说着,一边微笑着抬头朝他看去,入眼,就看见一双无奈中透着些许委屈的眸子。
姜如意嘴里的话说不下去了,她伸手拽拽身上的披风,重新低了一下头:“裴少尹,不如咱们再继续走走?”
裴昭点头:“好。”
二人继续并肩朝前走着,前面的行人越来越多,只听人群里有欢呼声想起,姜如意二人朝那欢呼声的方向看过去,原来是有人猜中了灯谜。姜如意笑笑:“今日早些的时候,阿芍也拿了一盏灯回去呢。”姜如意说到这里,突然又想起他去年时候,让人送来的那盏河灯。那上面竹影婆娑,跟后来的画卷,想来都出自他手。姜如意叹了一口气,终于装不下去了,她抬起头来说道:“不瞒裴少尹,我幼年时在慈幼局的时候,总是在想,若父亲不在开封府中任职会怎么样?”她避过裴昭看过来的目光,继续低下头走路:“或许父亲还是喜爱喝村酿,家中仍然没有多少银钱,住的宅子也偏远,但是起码、一家人还能平平安安的在一起。”
姜如意看一眼灯火辉煌的街景,眼前仿佛浮现出幼年时,父亲和阿娘带她一起去郊外游玩的情景,她弯起嘴角笑笑。后来在慈幼局中,她虽然不是真正的姜家小娘子,但是独在异世中,孤零零一个人,仍然过得小心翼翼、也常常有恐惧和不知所措的时候。她那时就想,若是父亲和阿娘在,想必一定会疼她呵护她如宝如珠,同唐锦、翁宁郡主那样,成长为一名无忧无虑的小娘子。姜如意微阖了一下眼睛。
她继续说道:“所以今后,我也只想经营着这间大食店,平平安安的过日子,希望裴少尹能明白。”
裴昭看着低着头的姜如意,一双眼眸深邃如夜,久久没有说话。她将这番话说完,别过头去,不敢去看裴昭的表情。半响之后,姜如意听身旁没有动静,又悄悄抬起眼睛朝裴昭看过去,就见他恰好低下头朝自己看过来,脸上竞然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原来,竞是因着这个缘故。某还以为……姜小娘子讨厌裴某。”姜如意听着他似松了一口气的语气,表情惊讶的朝他看过去。却见裴昭眼眸深深的看过来:“去岁时候山匪的事情,的确是开封府衙门的疏漏。某向姜小娘子保证,今后绝不会再有相同的事情发生。”他认真的朝着她保证道:“姜小娘子尽管放心。”姜如意惊讶的眨眨眼睛,觉得两人话题似乎有些跑偏了。姜如意尽量纠正:“裴少尹,咱们方才说的是……却见裴昭已经低笑了一声,然后重新迈步朝前方走去:“今夜似乎有不少摊子在猜灯谜,姜小娘子喜欢哪盏,某一定尽力而为。”姜如意听着彻底被他带偏了的话题,看着他大步朝前的背影,她生气的跺了一下脚,干脆转身朝食店方向走去。
姜如意赌气说道:“多谢裴少尹好意,不必劳烦了。”裴昭见她恼了,连忙转身回来追上她的步子,半是无奈半是宠溺的开口:"好,都依姜小娘子。”
姜如意气愤的瞪他一眼,等又转过头去,看着眼前热闹的行人和街道,嘴角却又稍微往上翘了翘。
等过了上元节,气温终于开始回暖。眼看着汴河里的冰一点点融化,墙角和树枝也开始冒出了星点绿意,姜如意将身上厚实的皮袄换下来,穿着窄领窄袖的夹衣,在厨房里指挥着阿山做枣泥方酥。这道糕点还是前两日的时候,阿芍闹着想要吃的。因着冬日里不常做糕点,所以听阿芍这样一说,姜如意也觉得有些馋了。昨日出门的时候,恰好见到街上有卖枣子的,姜如意买了一筐子回来,今日得闲了,就指挥着阿山,开始做这道枣泥方酥
“枣子上的硬皮要去掉,里面的枣核也要挖掉,然后再放进锅里煮。”“等煮好了之后,将这枣子碾压成泥,然后放进锅里小火开始炒,千万要将里面的水份炒干了,这样做出来的枣泥方酥,中间才不会向下塌陷。”“皮子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只需要揉的细腻些,待会儿烤出来口感更好。”
听着姜如意的话,阿山憨厚的笑笑:“小娘子放心吧,我都记住了。”姜如意看着阿山稳稳当当拿着锅铲,翻炒馅料的样子,很是放心的点点头,然后就出了厨房,让他放手去琢磨。
齐飞听着小娘子教阿山白案上的技巧,朝这边看了一眼。他怎么觉得,自从食店里多了两个伙计之后,小娘子变得越来越懒了?不过也好,省的他去研究白案的麻烦了。
食店里面,阿远乐呵呵的推着烤鸭车,手里面小刀挥舞的潇洒利落,听着周围食客们的喝彩声,他谦虚的笑笑。
阿芍则来回忙着听客人点菜,然后端着做好的吃食,摆在客人桌子上。姜如意看着眼前这忙碌而充实的食店,低头拨了两下算盘,很是悠闲的眯起眼睛来,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是不错。
她正单手托着腮,站在柜台后面笑眯眯的看看食店里,又看看窗外的街景。一转头,就见门口裴昭迈步走了进来。姜如意看着今日换了一身山岚色衫子的裴昭,眼神又不自觉的朝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