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书院(2 / 3)
土砌墙,江一指着那里告诉他们,那里会是书院的教学区,以后所有人都要在这里上课,现在先生还没到齐,等教室建好,大概要到今年冬天了。在这期间,他们会先由徐先生和陈先生教授一些简单基本的蒙学知识,等学院的教室正式建成,便开始分班。
到了饭堂,便见宽敞的饭厅里放了好些木桌木椅,一边的柜子上放着好几盆已经炒好的菜,还有满满一大桶白米掺着高粱的干饭,旁边还有好大一桶骨头汤,里面的骨头上带着不少的肉。
菜盆里,一盆是青绿的蔬菜,一盆是炒肉片,每人还有一个煮鸡蛋。柜台后面一个胖胖的厨娘正拿着勺子含笑看着他们。江一告诉他们,自己去拿碗筷和勺子,厨粮打了菜之后,不够吃还可以再添,但不可以剩饭剩菜,如果有剩饭剩菜,就要惩罚他们饿一天肚子,第二天没得吃。他们可以一直随便吃到正式开学,等正式开学之后,再想吃饭就要用学分换。
江一没说怎么获得学分,大家这时候看着这么丰盛的饭菜,口水直流,根本注意江一口中的学分。
唯独黄庆稍微分了一丝注意力在所谓的学分上,但江一现在没说,黄庆便没问,既然学分关系到大家的吃饭问题,只要县丞大人不想饿死人,想必学分的获得也不会太困难。
这么一想,黄庆变放宽了心。
黄庆问江一:“学长,吃饭的时候可以和我妹妹坐一起吗?”江一笑道:“当然可以,学院又不是什么剥夺你们自由的地方。”江一如此说,所有孩子就更放心了。
黄庆拿了木勺和木碗去打饭,在他不可置信的眼神中,胖胖的厨娘满满一大勺菜在倒在他碗里之前,被她微微一抖,就去了三成,见黄庆瞪她,厨娘没好气道:“瞪什么,吃完了再来打就是,要是吃不完,明天可没饭吃。”黄庆初来乍到,由着厨娘高超的颠勺功夫从满满的冒尖分量颠成了平碗。他和妹妹找了一个桌子。
妹妹将汤里一根带肉的骨头捞出来给黄庆:“哥,你吃吧,看,这根骨头上好多肉。”
黄庆不由分说将骨头还给了黄梅,还把自己分到的鸡蛋也分给了她一半:“快吃,不够再去打。”
其他学生都在争先恐后的吃饭,唯恐自己吃慢了落在后面,被其他人吃完后自己没得吃,黄梅也就不再推辞,兄妹俩闷头苦吃。这些孩子要么是孤儿,要么是被家里可以随意舍弃的孩子,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吃饱饭是什么时候的光景了,现在这么多饭菜由着他们吃,个个都吃得饭菜顶到嗓子眼了才罢休。
柜台上一开始端出来的几盆菜和饭的确没多久就吃完了,但厨娘很快又从后面端了好几大盆出来。
直到有人吃到捧着肚子哎哟直叫唤,厨粮才制止他们:“小兔崽子们,饿死鬼投胎啊,再吃就要撑死了,晚上还有,晚上再来吃!”一听晚上还有得吃,学生们这才扶着肚子慢慢走回寝区。江玄戈和徐寿禄站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学生们刚才的吃饭模样都落入了他们的眼中。
徐寿禄问江玄戈:“你招的这些学生,确认能成才?其他书院收学生,好歹还要考察一下学生的灵性呢,你倒好,只要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或是被父母舍弃的,不拘什么样,你都收。”
江玄戈道:“先生是觉得他们的吃相不好看?”徐寿禄摇头:“老夫自然不会如此肤浅,只是学问一途,确要看几分天资,你若想培养经世济能的大才,不拘什么人都招,只怕后面不会如你意。”江玄戈闻言,呵呵笑一声:“先生以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经世济能的大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胸有万千沟壑?还是远在千里之外,自有妙计能安天下太平的诸葛孔明?”
徐先生看向江玄戈:“难道不是?",江玄戈的抱负已经显露了几分,他有这样的野望,要培养的自然是能助他成功的人才。江玄戈笑着摇头:“我不需要太聪明的人,太聪明的人一旦将书读透,就会很容易没有人性。我需要的,不过是能忠实执行政策,踏踏实实将每一条政令都落实到百姓身上的榫钉,只要他们能像卯榫一样严丝合缝的合在一起,千千万万这样的榫钉便能良好的运转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大梁之所以变成现在这样,就是因为有自己想法的聪明人太多了,聪明人一多,每个人都有千万个自己认定的方向,又有千万个理由为自己认定的方向开脱。当然,如果这批学生中能出现先生你说的那种人,那自然是意外之喜。”
徐先生还是第一次听到江玄戈这种观点,乍听觉得无比荒谬,细想之下却又发觉自己竟无法反驳。
只得抓住他最后一句话,反问:“哦,这时候你不怕出现超出你掌控的聪明人?”
江玄戈咧嘴一下,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真有这种人,我自然会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一句话,展露出江玄戈无比的自信。徐先生怔愣了一瞬,望着远处的学生沉默片刻后道:“我的那些好友都收到了信件,大部分都拒绝了,只有少数落魄的人愿意过来试一试。”“少部分便少部分吧,好在现在学生少,先生少一点,以后再慢慢招便是。”
徐先生却担忧这些人的安危:“现缝乱世,其他地界还好一点,但悦江府境内到处是山匪盗贼,如何保证他们平安来到南宁县?”江玄戈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