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3 / 4)

加入书签

守仁刚刚才从自家粮仓出来,碰见了江玄戈,特意走过来对江玄戈道:“玄戈,因为你,今年南宁县迎来了一个大丰年,我们全族的人都跟着你沾光,现在走出去,谁都高看我们江家族人一眼。”江玄戈冲江守仁拱拱手:“曾祖父,要不是您和族人支持我,玄戈哪能这么轻易做到这些事,乡民们知道我们族人做了好事,自然会感谢族人们,哪是因为玄戈一人。”,江玄戈并没有说错,如果他不是江家人,如果不是江家在南宁县有影响力,他做事万万没有这么容易。

虽然过程中有过分歧,但族人们在最后都支持了他,特别是江守仁老爷子,要不是有他压服,他想说服江家族人恐怕没有这么容易。这话说的江家其他两支的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曾祖父,红薯土豆有没有挖开看过,我和徐先生正好要去瞧瞧,不如一起吧。”

江玄戈让衙门发告示说最后收红薯土豆,江家哪怕一半的地都种了新粮,还是忍住了好奇,没有提前挖开。

听到江玄戈这么说,江守仁自然迫不及待。来到江家种红薯土豆的地里,江玄戈怕胡青竹不知道怎么挖,自己举起锄头小心翼翼挖开了一株土豆,只见一锄头翻出来五个土豆,大的有成年女子拳头大小,小的也有鸡蛋大小。

“这么多?",江家其他人惊喜出声。

经过称重之后算下来,一亩的亩产差不多在八百斤左右。这个数字一经推测出来,所有人都无法镇静下来。唯有江玄戈一人,他可是见识过现代土豆红薯亩产的人,这点数量完全不能引起他的波动。

不过这是第一年,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哪怕去除水分,也比种麦子糜子高粱之类的要划算得多,相信今年之后,明年南宁县很多人都会抢着种红薯土豆了随后又去挖了红薯,发现红薯的个头比土豆还大。其他两支江家族人回去的时候走路都在发飘。徐寿禄和陈临渊也很高兴,这么高的亩产面前,在加上江玄戈在南宁县的影响力,可以预见明年的南宁县大半的土地都会种上红薯土豆。其他作物收完,便剩下了新粮,南宁县人起初并不抱什么期待,哪想到一挖出来全家人都傻眼了,随后南宁县各处都传出欣喜若狂的声音。那些没怎么种红薯土豆的人肠子都悔青了,拍着大腿懊恼:“我真傻,真的,新粮可是县丞大人让我们种,他是救苦救难的文曲星转世,哪里会错呢。”,看着别人狂欢,自己家却没有新的高产粮食,连丰收都没了之前那么高\\/

南宁县的百姓们像仓鼠一样将粮食收回家里的地窖,装进柜子。不久便迎来了交税的日子,这次交税不同往年,个个都挑着粮食喜气洋洋,仿佛不是去送粮食,而是去捡什么大便宜。收粮处,江玄戈坐着,一直窝在县衙后院的张县令也难得出来了,今年可是一个丰年,他再也不用担心今年的税收交不上,心情舒畅的和江玄戈并排坐着吴二狗和同村另外人家的男人推着一个鸡公车,车上堆着七八袋满满的粮食,这些是他们三家要交的税。

这次交税他们交的心甘情愿,和同村其他人说说笑笑便到了交粮处。吴二狗一眼便瞧见了江玄戈,至于他旁边的张县令,被吴二狗选择性的忽视了。

狗官,呸!

土地重新登记过,现在就按照黄册的登记顺序,叫到一户,这户人家便上前交粮。

官府收粮税,有一个量器的斛,交税的百姓将粮食倒进斛里。江玄戈看着百姓倒进斛里后,粮食明明冒了尖,衙役却重重的一脚踢下去,冒尖的粮食便散落到了地上,斛里又需要重新装粮食才能填满。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甚至连交粮的百姓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又把袋子里还剩的粮食再次倒了进去,可见他们早都对这种情况有所预料,特意多带了粮食张县令眯着眼睛满足地喝了一口茶,还咿呀着欢快的唱了两声戏曲,今年不但可以交足粮税,还能落得不少,他瞟一眼旁边阴测不定的江玄戈,叹一声,美中不足的就是要和这个地头蛇分。

所有人都没有提出异议,江玄戈却气笑了。在衙役又一次抬腿准备踢向冒尖的斛时,江玄戈手里的茶杯径直狠狠掷到衙役的额头。

“谁给你的胆子!当着我的面中饱私囊!来人,把这家伙给我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耿武带领的亲卫立刻要来拖这衙役,衙役的脸色瞬间苍白,惊惶不定地看向张县令。

张县令忙拉住江玄戈,小声道:“江县丞,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这都是官场上的潜规则,你何必出声呢,剩下的粮食我和你五五分如何?",可怜他在这个拉不鸟屎的穷县当了三年的光杆县令,前些年百姓们连税都交不足,又哪里来的粮食给他留,今年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丰年,能捞的他能不捞点儿?江玄戈望向张县令,阴恻恻道:“县令大人,我辛辛苦苦让百姓们丰收,甚至连自己族里都按规矩交税,不是让你来中饱私囊的。再说,我用得着和五五分?”,南宁县是他的根据地,整个县从人都粮都是他的,用得着和张县令在这儿坐地分赃?

看来张正原还没搞清楚自己的位置,竞然想着从他口袋里夺食。江玄戈冲张正原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皮笑肉不笑:“张县令,既然已经养鸟听曲了这么久,后面的日子,我希望你一如既往保持下去,否则,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