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婶分家(2 / 4)

加入书签

怎么感觉你们对大嫂和孩子避之不及啊?”刘丽娘一直有种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感觉,听了“避之不及",顿时不禁说:“就是这样!”

“你们啊。"小人之心!薛二哥摇了摇头躺下,“大嫂这样的人我了解,有子万事足,没有心思跟你们勾心斗角。我看三弟和三弟妹就是书读多了,把大嫂当成书里的人。”

刘丽娘想问,难不成书上记的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说明书上有大嫂那种人,三弟和弟妹离得远远的有备无患没有错。刘丽娘见他对薛理和林知了有了成见,自己越是帮他俩他的成见怕是越深,便等着他撞南墙。

翌日上午用饭时,薛母想起刘丽娘和林知了还没有见过孩子,只有她、薛二婶和薛大哥以及给孩子看诊的薛二哥见过,“理儿媳妇,要不要看看你小侄子?”

“天冷大嫂容易着凉,我身上的衣服也脏了,过几日吧。”刘丽娘连连点头。

薛母欣慰地笑了,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饭后,小鸽子被薛理带走,林知了和刘丽娘去洗衣服。回来后俩人把剩下的皮冻全切了,未时前一刻刘丽娘拎多的去城里卖,林知了拎少的去酒店。未时三刻,林知了和刘丽娘在村头碰见。林知了问道:“二嫂,有没有人问你谁做的?”

刘丽娘点头:“我说是林娘子家的。弟妹,为什么要说′林娘子?”“自然是叫城里人都知道有个'林娘子′厨艺很好。”刘丽娘恍然大悟:“我懂了。你再做别的我跟人说林娘子的新菜,但凡听说过"′林娘子′的人都会想尝尝鲜。”

林知了点头:“我跟刘掌柜说了,下午过去挖笋。”“大嫂那里不用我们帮忙?”

林知了:“婆婆在家呢。”

大嫂陈文君的午饭是薛母亲自准备的,用小砂锅煮了八个红糖鸡蛋。林知了只当没看见。晌午饭后,林知了趁着婆婆和二婶都在陈文君房中她叫走小姑子。

到了酒店,店小二疾步迎上来:“林娘子,别去里面,在这边挖。”“这里?“林知了指着脚下,正对着酒店门啊。店小二指着凸起的鹅卵石,“有些冬笋不挖会坏掉,有的不会,我们担心明年清明长出来。再过一年会顶裂院墙。”林知了先叫小姑子用小锄头清理鹅卵石,“刘掌柜有没有说过让我们一次挖几个?”

“掌柜的没说,可能叫你看着挖。”

林知了:“鲜笋美味。一次挖四个吧。这里我来挖,你带我二嫂去别的地方。”

店小二是土生土长的丹阳人,来酒店做事前年年陪长辈上山挖笋,是以打眼一看就知道哪里有笋。

为了房屋酒店着想,店小二沿着院墙找,结果找到七八颗。店小二叫刘丽娘先挖着,他回屋叫同僚拿锄头。

半个时辰后,林知了一行背着五个大冬笋回去。回到家中,林知了和刘丽娘带着薛瑜剥板栗,晚上是栗子粥和栗子烧冬笋。冬笋栗子和肉一起炖美味,然林知了不会自己掏钱买肉,好在先前熬猪油还剩一碗油渣,林知了放了半碗。

陈大嫂的晚饭是粥和红糖鸡蛋。

小鸽子看着鸡蛋眼馋,林知了捂住他的眼睛把他抱去堂屋,低声说道:“明早叫姐夫给你买肉饼。我们不吃她的。”陈文君几乎没有对小鸽子露过笑脸。虽然小孩看不懂她的神色,但小孩很敏感,能感觉出谁对他好。他只有在林知了和薛理面前才会叽叽喳喳跟只小家省似的。

薛大哥不在家,薛母就盛半碗栗子冬笋端着粥去儿媳妇房里陪她。刘丽娘、薛二婶等人和林知了在堂屋用饭。薛二婶吃着鲜嫩的笋问道:“在哪儿挖的?”

林知了:“山上!”

刘丽娘到嘴边的“酒店"二字咽回去。不知道弟妹为何这样说,但她这样说必然有她的道理。

晚饭后林知了不再问婆婆要不要帮忙,洗漱后就去休息。刘丽娘想到她嫂子坐月子期间她和她娘轮流帮嫂子带孩子,就想叫婆婆歇息。林知了先前对小鸽子说的那番话在她耳边响起,她又担心帮陈文君不落好,便和昨晚一样冲小姑子招招手,给她灌好汤婆子叫她先睡。薛瑜以为二嫂会陪大嫂,安心地睡下。

林知了上午卖皮冻,下午挖笋,身体疲惫,一觉到天亮。洗漱后,林知了去把薛瑜叫起来,她俩和小鸽子跟薛理在室内习武。林知了身上热了便拿着脏衣服出去。到门边停下问:“鱼儿,有没有脏衣服?”薛瑜摇了摇头。

“几日没换了?明日必须换!”

薛瑜连连点头。

林知了:“跟你三哥读书识字!”

薛瑜瞬间变脸。

也不知昨夜薛母熬到什么时辰,林知了和刘丽娘准备做早饭了她才起。薛大哥在城里当护院,薛母便睡在薛大哥屋里帮陈文君看孩子。林知了见她的气色不如前几日:“婆婆,您再回屋睡一会,做好饭喊你。”薛母点点头回正房补觉。

早饭后林知了见薛二哥去打水,二嫂刷锅洗碗,她就去打扫牲口圈。薛母怕她不知道怎么打扫就在圈外指点。忽然想起什么不禁问道:“理媳妇,今日怎么没有进城买猪皮?”

“过两日再去,我们在家给您搭把手。"林知了拎着粪筐出来。薛母转过身看到院里的盆:“那你待会把你小侄子的尿布洗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