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炒饭(二)(2 / 2)

加入书签

书可以明智,可以明礼,更是可以在书中体会到不同的人生百态。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你读书的初衷是什……陆怀砚那会尚且还是垂髫小儿,对着这位老者的话也只是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他只将这话默默记在心中,还没等他领悟出什么意思,就被刚好下值的阿耶领回府中。

后来那半年的时间里,他识了不少字,也读了不少书,慢慢才明白那位老者话中的含义。但还没等他寻得机会再去登门拜访,便听见阿耶和阿娘那段时间时常在府中议论着朝中发生的大事。

五岁的陆怀砚默默垂下眼眸,双手握拳。

不是说不要忘记读书的初衷吗?怎么自己做了这般令人唾弃的事情。再大一点,等他识得更多的字,也悟得了更多的道理,翻看史书记载的事件时,才觉笔墨太过浅薄,也太过片面。

头一次,他决定用自己的双眼去看清这个世界,更是想查清诸事的真相。陆怀砚就这般进了大理寺,从小案子开始查起,一步步积累经验,直至弱冠之年,升任大理寺少卿。

也是这时,陆均说要替他取字,他拒绝了。他直至现在还犹记得当时自己说的话:“某有幸曾得一位长辈教导,他替我取了文远’二字,父亲觉得如何?”

陆均略一沉思,击掌道:“好!文以澄心穷理,方得致远之道。*既然有此渊源,便用文远二字。”

现如今,思绪回神之时,他似乎也隐约听见了屋外的蝉鸣和近在咫尺的心跳。

陆怀砚觉得周遭的环境愈发安静下来,到了最后什么都听不见了,只听到她说:“陆少卿,我可以相信你吗?”

陆怀砚看着她坚韧的眼神,想到了当时年幼的自己。他坚定地应道:“我承诺过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黎书禾终于把手中的东西递了过去,说道:“这是早上我和孟大人在那位林师傅的屋子里找到的。”

陆怀砚打开棉布包裹的书籍,其中有两本正是他那日在纸张上写给她的书名:《昌黎先生文集》与《居思录》。

这两本文集,皆是由李崇次子,李谌所写。李谌此人放纵不羁,平日里只读书饮酒,始终不愿入朝为官。他写得一手好诗词,更是论得一手好文章。

世人皆说李谌傻,好好的官放着不做,非要去追求所谓的逍遥自在。还时常去各地游玩采风,数月不见踪影。

他们连连惋惜,没想到连李崇这般的老师都无法将其引上"正途”。但在感慨之余却依然会对他所撰写的诗词十分推崇,真真是矛盾至极啊!他们惋惜他们的,李谌却是压根不在乎,而李崇这个当父亲更不必说,流言蜚语罢了,何况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何必将他拘于一角,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还有不少好事者找到李崇,让他也该好好管教管教这个次子。李崇也只是一笑置之:“人生在世,他想做什么,便去做吧。”正是因为李崇的纵容,才有了如此恣意畅快的李谌,更是让他年纪轻轻便能在大胤的文学史上取得如此成就。

陆怀砚将那叠书籍翻开后仔细地看了一遍,末了才说道:“我大概能猜到止匕〃

“是吗?“黎书禾问他,“你猜到了什么?”“兴许,这位疑犯是为了某位曾经的恩师,亦或是哪位至交好友,选择潜伏在了国子监多年,为了找出当年的真相呢?”轰!

黎书禾脑子突然一片空白,更是心乱如麻。所以他早就知道了,他是一直在等自己坦诚吗?还是…她努力地深吸两口,先将紊乱的呼吸平复下来。“陆少卿。”

“嗯?”

黎书禾抬眸,这才发现他的眼神带着柔光,就连方才应声的时,尾调都是柔软的。

她别过头去,轻轻说了声:“等找到了这位林师傅,能先让我单独问他几个问题吗?”

陆怀砚的眼神掠过,轻笑一声,难得的开起了玩笑:“我还以为是什么特别为难的事情。”

比如说,把人放………

“那陆少卿是答应了?”

“嗯。"他爽快地应下。

沉默片刻,气氛又冷了下来,恰巧一片叶子落下,他伸手接住。“那你还有什么话要问我吗?"陆怀砚又靠近了一些,狭小逼仄的空间里,倾下的身影将她牢牢覆住,“比如说,那位昌黎先生,嗯?”“什、什么?”

“没关系。"他说,“你只要记得,这条路上,你不是孤军一人。”“我们要找的这位林师傅也好,亦或者是我,跟你想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