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名(2 / 3)

加入书签

一一”

元启胜僵住,几息后,他扭头,手颤巍巍指向身后来处:“这位才是名动上京的才女戚婉儿?那,刚刚屋里那位是谁??”木雕屏风被甲士推开,戚白商面覆云纱,缓步从屏风后走了出来。等甲士退到屋外。

戚白商这才回过身,蹙眉望向谢清晏:“即便谢侯对婉儿有意,方才也不该将错就错。如此虚言妄行,并非君子所为。”谢清晏系上腰间束带的指骨一停,眉峰凌冽,他漆眸轻抬:“什么?”戚白商当他是在装傻,更蹙紧了眉心:“你那般承认,若被京兆尹传将出去,必会损及婉儿清名与闺誉。”

谢清晏听明白了。

他低声迤笑,神态松懈下几分疏慵冷淡:“清名?”不等戚白商作答,谢清晏单手扣着腰间玉带,似踱步上前,挑起而凝向她的眼神散淡,却已是气势迫人。

“我以为,整个上京传言,以她或征阳为我正妻之选,其中与戚婉儿有关的,该是你庆国公府造势…”

他清声沉缓,似笑而非地停下了。

朝着戚白商,谢清晏低低俯身,语气温柔又漠然:“莫非,是我误会了?”戚白商原本绷着未退。

此刻却有些忍不住,她偏过脸,不去看那人伏低下来,逆光而近慑人的漆眸:……那并非婉儿本意。”

谢清晏低声薄哂:“那是我本意么。”

“戚家不顾儿女清名,亦不问我意愿,一意孤行。如今,却反来问我要她的清名,戚姑娘,你这心…是否生得太偏了一点?”戚白商无言以对。

此事上,确是戚家理亏。

“还是说,“谢清晏从她心口提回眼帘,淡声含笑,“戚姑娘更愿让旁人瞧见,你与我这个传言里的未来妹婿,在此纠缠不清、解袍相见?”″‖″

戚白商着实未料到谢清晏此番孟浪之言,惊得她回眸仰他,一时张口失语,半响才气出话来:“谢清晏,我乃医者,治病救人、问心无愧一-我何时与你纠、纠缠……”

谢清晏上前半步。

戚白商话都顾不得说完,连忙后退,薄肩撞上了门板。谢清晏低声轻哂:“问心无愧?那戚姑娘躲什么?”“你尔……”

戚白商简直要气晕。

好在此时,董其伤去而复返,尴尬地停在了完全不能遮挡的破烂门窗外。他挪开视线,闷声闷气地:“…公子。”

笑意如潮褪尽。

谢清晏神容散淡地直回身,瞥向门外的董其伤。戚白商终于得了一隙喘息余地,她攥紧药箱夹带,矮身向外:“谢侯既已无碍,民女告退。”

不等谢清晏应声,戚白商已经跟只小松鼠一样,飞快消失在门外夜色间。自上京相逢以来,她还是第一次这般灵活,半点不似往日柔弱慵懒。谢清晏无声望着。

他想起了一些从前的画面,忽有些了然,难怪在见到云侵月送来的小像之前,他都没能认出她来。

除了不知历经何等身世变故外,她与小时候那个活泼话多、鬼灵精怪的模样,已是大不相同了。

唯一不变的,是磨去浮华伪饰后,她骨子里那种绝不肯服软的倔强与坚韧。戚白商……

戚,夭夭。

谢清晏垂低了眸,眼尾叫烛火落拓,竟也显出几分真情实意的温柔来。董其伤只觉着触目惊心,连忙低下头:“公子,按您提前做好的安排,尚未死的那些杀手单独关住,已经交给京兆府了。”“安家伏在林中的死士如何。“温柔叫薄凉取而代之,清冷月色覆过他眉眼。“活捉五人,另外三人在交手时未能来得及,叫他们寻机自尽了。”“五个,也够了。”

谢清晏闲抬起手,翻看着自己修长指骨,拿绢布拭去指间血迹。失血叫他眉眼懒怠,冷淡也难掩,“你带上一队人,今夜就将他们送回骊山。待明日,我亲自提审。”

“是,公子。”

董其伤习惯性应声,刚要转身,忽愣住了。他茫然回头:“公子,您今夜难道不带上大家一起走吗?”“你方才未听到么。”

谢清晏掀起眼帘,神色峻雅温和,“我的医者提醒过了,我是病人。病人便须静养,今夜怎能舟车劳顿?”

董其伤:…”

这确是病得不轻。

“何况。”

谢清晏瞥过屋内狼藉血迹,眉眼微寒:“安家为了灭口狗急跳墙,难保明日戚家女眷归京时,路上不再生事端。”

董其伤张大了嘴巴:“您不会是打算……”“明日,戚家离寺,"谢清晏温声回眸,“归京沿途,便由我带玄铠军亲自护送。”

董其伤……”

翌日清晨。

护国寺外,戚家车马排成长列。

与来时不同,每一驾马车两侧,都森然立着手提陌刀、覆恶鬼面甲、着玄明铠的魁梧甲士。

另有两队紫鬃马轻骑,缀在列尾,护佑在那一驾执御赐仪仗、四角坐落龙子神兽像的金纹华盖辇车后。

“竞,竞劳驾定北侯亲自护驾,这……这实在是…站在列队马车旁,宋氏激动得声音都带颤。她又是惶恐又是喜悦难抑地转回来,看向身前丈外。褒衣广袖的雪袍公子眉眼疏朗,清隽如玉的面上盈着浅淡笑意,言行举止皆是渊懿而端方,远观亦是一派皎皎君子之貌。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