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 / 4)
时间能给虞皖音回消息或者打电话,而他的女朋友非常贴心且不粘人,在他忙得不可开交时,她就真的没怎么发信息来打扰他。
一月底,虞皖音的父母从梧桐市回到了这座曾经生活过很久的城市,没有听女儿的住进她独居的房子,而是回到了之前的家。他们说还是喜欢住在以前的小区,左右邻舍都是熟人。有些邻居街坊在孩子考上大学后就将房子卖了出去,然后在别的地方再买房或者租房住,但大多数的人都还在。
让虞皖音父母有些难过的是,以他们的年纪看,不算年轻了,而他们的朋友,有些已经与世长辞。
父母回了以前的家住,虞皖音的周末也跟着回去住两天。临近过年,陪父母出门时遇见熟人的概率大大提升。而且这个年纪的人,话题无非儿女婚嫁以及各种家长里短。虞皖音以前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连婚姻大事都没让父母操心,但她离婚这件事,尽管父母没和其他人提过,但这些老邻居们也是知道的。没办法,虞皖音和他们的儿女是高中同学。同学间的八卦,大多数传播得很快。
于是虞皖音这位结婚三年就离婚而且未育的人也多了点八卦在身上,其中一个版本就是,她离婚是因为不能生。
在距离除夕还有一周左右时,虞皖音家里有媒人上门了。也不是很陌生,以前就认识的人,只不过闲来无事有个做媒的爱好,久了凑成几对,就真让她成了媒人。
那天正好是周五,虞皖音回家陪父母吃完饭,一家三口正在看电视,大晚上就被人找上门了。
起初虞皖音她妈看着是认识的人,就将她放进来了。结果那位阿姨进来就直勾勾盯着虞皖音看,上下打量了一番,那种眼神不算礼貌,虞皖音顿了一下,便听见对方开口:“这位就是你们家姑娘吧,长得真水灵。”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皖音,这位是陶阿姨。”
虞皖音也笑笑,打了招呼。
只是寻常聊天,用不着这个点找上门来。
果然没叙旧两句,对方的话题就频频引到虞皖音身上,先是打听她的岁数、学历、工作,再引到离婚这件事上。
虞皖音她妈都听出点端倪了,蹙眉道:“陶红,这么晚你到底有什么事?”“靖娴,我就跟你直说了吧,你家姑娘你看这么年轻,总不可能离婚后一直单着过吧,她总要再找一个知冷知热的人,我这刚好有个不错的人选,你们听听?”
没等虞皖音这一家三口回应,对方便接着道:“男方呢,今年32岁,身高178,学历也是本科,在大公司上班,工资每个月到手两万左右,这个收入不算低的了,家里也有全款房车,就是之前有一段婚姻,生了一儿一女,年纪不大,最大的才6岁,你姑娘要是嫁过去,也不用自己生就能白得俩孩子是不?”虞皖音正吃着她爸今天特地买回来的车厘子,漂亮的桃花眼瞪大了些,大概是因为太荒谬了,她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般。那位陶阿姨丝毫没意识到问题,她又审视了一番虞皖音,用一种挑剔的语气道:“人家不介意你们家姑娘能不能生,毕竞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就希望找个学历好的,能好好教育两个孩子,侍奉公婆,在外面有没有工作不重要,当然了,能再生一个最好。”
“他这个条件算是还不错的,介绍了几个姑娘人家都没看上,你们家姑娘还是人家打听到特地来请我做媒的,说是高中一个学校,人家是大几届的学长,他妹妹跟你们家姑娘应该是一届的,这也算是缘分不是吗?”虞皖音看到她爸妈脸色已经麻木了。
两位体面的半辈子的文化人第一次这么不给邻里面子。虞皖音她爸直接站起来,脸色都激动红了:“什么玩意儿,就这么点收入敢来让我女儿当后妈?还想让她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侍奉公婆?我和她妈平时碗者不让她洗一个!”
对方没想到这对夫妻反应这么大,她看了眼脸色平静的虞皖音,忽然意识到今晚上门这件事不算明智之举。
但这会儿她又下意识说起那套话术:“这话不能这么说啊,你们总不能养她一辈子吧?这女人本来就是要嫁人的,你们家姑娘头婚嫁得好我知道,但这不还是离了嘛,结婚三年肚子没个动静,谁知道她能不能生?你们这样眼高手低的,别到时候耽误了她。”
“耽误她?听你胡说八道才耽误我女儿!"宋靖娴没忍住也站了起来,“别说我闺女学历高工资高,她自己也有全款房车,还是独生女,我跟她爸以后的钱全是留给她的,包括这个房子,她用得着去别人家受气?”“还不用生孩子,直接当妈,谁稀罕啊?条件不错你就让自己闺女嫁呗!”这位上门的媒人直接被虞皖音的父母骂出去的。连人家条件都没打听清楚就敢上门来找骂,怎么不算是勇气可嘉呢?关上门后,虞皖音她妈还念叨着:“这也太欺负人了,这么缺德,什么人都敢当媒人了…”
虞皖音终于开口:“爸爸,妈妈,别气了,气坏身体不值得。”话是这么说没错。
宋靖娴想了想,忽然发出感慨:“刚才没骂人没发挥好,气死了。”她蓦地又看向自己的女儿,很认真地来了句:“音音,你还年轻,别找那些歪瓜裂枣来气我和你爸,当初我特地给你找了个好看的爸,你别给你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