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正轨(3 / 3)

加入书签

小殿下的要求太高,我先前寻人试过,如果只是用人磨粉,费力费时。”“所以我想用水更快。”

李承乾恍然大悟:“我说你怎么在陶防后院新买了一排排的水力磨坊。”“等等这是下游吧?”

孙文元好笑:“放心,我知道轻重。”

说话间几人已经来到后院,待所有事宜准备完毕,孙文元仿佛变了个人般,指挥起匠人来老练非常,一点都不像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粉尘飞扬,李承乾远远站着,就见孙文元随身带着纸笔,一刻不停绕着匠人观察他们工作,同时口中念念有词,时不时记下些什么。不一会功夫石膏矿那组动作最快,已经收集了小小一袋子矿粉,孙文元也终于停下巡视,拎着石膏粉末袋就朝李承乾走去。“要过筛吗?”

李承乾回忆当日论坛的内容,熟石膏是怎么做来着……他绞尽脑汁才配合高中化学知识捋出了个大概:“先不用,石膏粉末要加热,这点你要牢记,必须用铁釜,将它搞到,搞到,到什么程度来着,靠!

孙文元抽抽嘴角:“小殿下说的是用来修补陶器的粉末吧,如果是这个话应该是到黄灰色就差不多了。”

果然还是专业人做专业事靠谱,李承乾讪笑:“哈,你我真是心照不宣。”孙文元当做没看见李承乾的尴尬:“我刚刚看了半响,相较于黏土煤渣,瓦片陶片矿渣的研磨最是麻烦。”

“颗粒粗细不一,若无足够的人力畜力,只怕一天都搞不出一袋品相较好的细粉,更不用提其中各种损耗。”

“而且小殿下先前的信中只提到这所谓水泥的用处与特点,并未说明这些粉末的比重配比。”

“我家是制陶的,多少有些互通,材料配比是烧制的重中之重这点我还是清楚的。”

“所以只怕要叫小殿下失望了,若是运气不好尝试个一年半载都是有可能的。”

孙文元此刻格外冷静:“小殿下,我需要钱,很多很多钱。”成本时间精力,处处是麻烦,甚至就算做出水泥也只能小范围生产。生产力是他目前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李承乾按耐下心中急躁:“我有太子俸禄,每月我都会抽出适量钱财做你的试错成本。”

“另外筛土和石灰也可以试试,这两样砌墙铺路均可坚硬如石,只是效果肯定没有先前的方法好。”

“能保留的时间也不确定。”

“我到底是太子不可久留宫外,关于水泥还需多多仰赖郎君。”孙文元轻笑:“哪能够担着殿下这般重的话,我其实对殿下所说的水泥也蛮感兴趣的,自当是尽心竭力。”

大大大

这趟出宫并非全无收获,至少于水泥好歹有了个大致的奔头,不再是两眼一抹黑。

李承乾紧绷了半日的心终于随着马车的回程落下,水泥告一段落,他的心中已经开始思索起唐朝全国上下各个交通要道。好钢用在刀刃上,他需要提前规划水泥的使用而不至于对国家造成太大负担。

这一点上没有办法偷懒,只能靠着翻阅县志或者国家掌握的图籍资料,乃至要询问像李世民一样在武德年间经略四方的文臣武将,才可能粗略拼凑出全国大致的情况。

李承乾计划着未来,余光不自觉朝窗外撇去,似一抹红色的影子闪过。看着马车渐行渐远,红衣僧人长叹一口气。“前生今世皆是缘,始终无法彻底想起前世,不过是执念未消。”“双龙缠绕,劫难尚存,只怕会牵连他人。”红衣僧人低声呢喃,忽而神情一顿。

“等等,玉佩双轨……稀奇。”

红衣僧人沉默良久终是转身:“罢,一切自有天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