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结半解(2 / 2)

加入书签

乾的心松快很多。他不想再纠结自己到底是谁,自己是不是什么所谓的转世。甚至于先前在论坛看到的关于自己的墓的消息他也不打算多想了。李承乾抬头,认认真真看着眼前这个因为国事家事而面有倦容的男人。不幸,他穿越了,他被迫来到陌生的古代。幸好,他穿越了,他还有机会改变这一切。他是现代的李琛,亦是唐代的李承乾。

这一次,他会成为阿耶真正的骄傲。

李承乾记不清后续又看到了什么,朦胧间他感觉自己落入一个宽厚的怀抱。“真是小可怜,不知是梦到了什么。”

长孙如堇呢喃着替李承乾擦拭眼角的泪水。李世民轻抚李承乾的后背,将人放平调整姿势,小心掀开他的裤腿,就见里头虽然已被包扎,但边缘处还是泛着一层淡淡的红肿。“所幸不是大伤,倒是没想到承乾出手居然毫不犹豫,也太不顾自己安危了些。”

长孙如堇轻嗔:“还不是跟二郎学的,二郎在战场上不是替左右殿后就是领亲兵去救人。”

“二郎那时受的伤可比承乾重多了。”

李世民好笑,捏捏长孙如堇的手,嘴里认着错,这语气可却是骄傲非常:“是是是,都是我这个做阿耶的错'。”

长孙如堇忍笑,转过身去替李承乾掖好被角。她顿了顿,再次开口时声音低了不少:“长孙安业……自我与二郎成婚后曾归宁,回的正是阿耶的老宅,当日是长孙安业接待的我们。”李世民收敛调笑,语气严肃起来:“长孙安业有小心思却无大胆气,好酒无赖,在观音婢嫁与我后便对你们兄妹二人收敛许多。”长孙如堇叹气:“尚且不出五服,更不用说长孙一族其他几房与上皇的关系算得上融洽。”

李世民垂眸,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观音婢是怀疑长孙安业私底下为上皇做事?”

长孙如堇轻声:“不确定。”

“以长孙安业的性格,他对于承乾的关心有些太过了。”“如现在这般或是因为愧疚或是因为其他自请罚的才是常态。”“当然,因为承乾是太子,长孙安业到底曾经对我们兄妹做过不好的事,拉不下脸转而去哄承乾欢心也说得过去。”“毕竞跟着承乾的侍读长孙家庆近来的赏赐可是不少。”李世民神情不变,语气波澜不惊:“上皇最近确实有些不安分。”“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鱼嘛,自然还是要多等等才能钓上来全部。”李渊做了大半辈子的隋朝官僚,得过且过,终究还是不明白自己当年是为什么不过一个早晨便被他掀桌的。

长孙如堇无奈摇头:“上皇怎么就觉得宫中的事情能瞒过二郎呢。”李世民眉眼微弯:“所以这一回再失败,他就能安安心心过日子了,我可没功夫陪他玩什么宫变游戏。”

“天灾吏治,练兵早稻,还有一个藉田礼与曲辕犁,处处都是要我关心的地方。”

“说起来今年冬天突厥的日子也不好过呐。”李世民瞧着李承乾的睡颜好一会,这才与长孙如堇踱步出宫。“自家后院起火,有好些部族选择反叛投入我大唐的怀抱。”长孙如堇侧首:“看来要不了多久二郎就能报仇了?”李世民摆手:“分明是为我大唐报仇,武德时突厥年年南下劫掠,是时候该付出代价了。”

“前段时日我已渐渐将秦府旧人分散出去,叫他们担任地方军府都尉等职。”

“都是一统天下时杀出来的好汉,带些没什么经验的府兵与武将再好不过。”

早有人劝谏他该多爱惜己身,叫秦府旧兵尽入宿卫,可是在这一点上他格外坚持自己的判断。

他不需要自己的旧人拱卫皇宫空虚度日,这是纯粹浪费人才。练兵练兵,还需得从最基础的传帮带做起。大家都能成为骁勇之辈,如此便不怕无人可用,更不至于如武德朝般换个人来带军队士气与战力便下滑一大截李世民牵着长孙如堇,心思飘远。

百姓求安稳度日,文人盼安逸生活,商人望商道通畅,甚至他的孩子们能肆意长大,皆是不可放着一个突厥横亘在大唐的北方。谁不渴望天下太平呢?

李世民莫名想起李承乾自信满满的请求,他说他要提前入朝听政,为君分忧。

李世民忽而笑了。

承乾,我留你一个清正的朝堂与足食足兵的天下,那么你就让我好好看看2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能不能走到我身边与我共赏这山河壮丽。天光下,二人的背影渐行渐远。

长安某处。

“高僧,你们和尚还能吃肉吗?”

店小二好奇地递上一盘鱼肉,左右打量这个带着斗笠的僧人。僧人轻言:“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过。”店小二笑着替僧人倒水:“很少见你这样洒脱的出家人了。”僧人夹起一块鱼肉:“心中有佛则万事皆允。”店小二挠挠头:“我是听不懂你们这劳什子佛法。”僧人不再说话,看向大兴宫的方向。

那小子的命星开始起变化了。

双龙相互影响,只差最后的一道临门小劫了。僧人垂眸,轻捻佛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