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天赋(2 / 3)
“太迟了,大家还未吃午膳,后殿早就备好了,大家吃完饭便都回去吧。”李承乾在这群孩子跟前还是有几分威严在的,他板起脸,大伙都泄了气,苦着脸跟各自的宫女内侍离开。
眨眼间,殿内只剩下李泰李丽质和苏文茵三个小孩。李承乾招招手,李丽质带着苏文茵一蹦一跳地来到他跟前。“大兄快瞧瞧!”
李丽质将纸张递上,面上满是自得与开心。李承乾提起笔写下标准答案:“算对了却绕了个大弯,其实从这一步起你就重复了,发现了吗?”
李丽质咬唇:“原来如此,我说怎么老是卡在这一步。”“再看看吧,你是初学,这样已经很棒了。”李丽质点头,李承乾笑笑招呼苏文茵询问她擅长或是喜欢的方面。人一少,苏文茵反而害羞地垂着眸:“其实殿下教的数理我看着有趣,就是太难了。”
“要说喜欢,我好似也没有喜欢的。”
李承乾想了想,正思索该怎么引导小姑娘,就见小姑娘略显失落的眼眸。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李承乾当即拍拍她的肩膀,语气温柔。“没事,那就都学学,总会遇上喜欢的。”“殿下…会陪我一道吗?”
李承乾毫不犹豫:“自然。”
苏文茵眼眸亮亮的:“多谢殿下!”
莫名的,李承乾忍不住轻拽小姑娘垂在肩侧的发尾。苏文茵一愣,面颊红红的,下意识后退一步。李承乾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在手欠什么,他尴尬地将手背到身后:“也为你备了饭,去吃吧。”
苏文茵转身,脚步略显匆忙,可她的嘴角却是悄悄弯起。见人走了,李承乾顶着李丽质打趣的目光,他面不改色转头,就见李泰不知何时半蹲在他的书桌后,画了一半的交通图和各个地形地区的草图都被这小子给翻了出来。
“做什么呢?”
李泰从脑袋上扒拉下草图,拿过一张看向李承乾:“这是越州吗?”李承乾惊诧,这图是他做交通图前的演练,故而格外潦草,随便几笔李泰居然就能看出这是越州?
他拿过草图忽然起了兴趣,一张一张摊开指过去,李泰最多犹豫五六秒,反正只要是他曾在书上看过的,他都能很流畅地说出。这小了……
李承乾忍不住轻笑,难怪历史上是李泰主编的《括地志》,他在这方面还真有几分天赋!
他的弟弟妹妹还真是上天送他的礼物。
或许是李承乾明显兴奋的表情取悦了李泰,他仰着脑袋扒拉着李承乾,撒娇样地蹭着。
“是我能帮到大兄了吗?”
李承乾一顿,没想到李泰一开口居然是问能不能帮上他。这个前世与他争了一辈子的李泰,在这一世已经全然不同了。李承乾深吸口气,阿耶,你看到了吗?
一切都在改变不是吗?
李承乾捏捏李泰的脸,语气轻柔:“是啊,你是大兄最最欢喜的弟弟。1”李泰喜上眉梢,整个人就要扑到李承乾怀中。李丽质眼疾手快扶稳李承乾。
三个人笑闹着在床榻上倒作一团。
嬉笑中李丽质眼眸深处仿佛燃起了一团小火苗,她问出了那个叫她好奇许久的问题。
“阿兄,为什么要把数术叫做数理呢?"
李承乾停下动作,他的目光透过眼前的李丽质,透过身前的东宫,透过他所在的长安城。
他看向的是那个他永远回不去却依旧怀念的故乡。不同于长安,不同于大唐,那是现代中国,那是千年后的此刻此地。“是理为剖析也,玉虽志坚,却也需要一雕一琢以此成器,这与理正是相通的。”
李承乾低眉浅笑:“数理正是一切的基础。”“它是我所说的科学中最不可缺少的理学,在这个世间中,唯有数理亘古如一,是一切的解释。”
李丽质有些懵懂:“这是什么?”
李承乾抬起身子:“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理便是那个道。”
这些东西虽然太过遥远,可是李承乾何尝不是先要埋下一颗种子。目送李丽质与李泰离去,李承乾忽然有些惆怅。虽说他已经下定决心好好度过身为李承乾的一生,可现代的日子又哪里是想忘就能忘的。
李承乾长呼一口气,他这年纪竟也感受到了乡愁的滋味。李承乾咂咂嘴,伸了个懒腰,又变作了寻常里无忧无虑的他。他拿过笔,认认真真写下三字经的后面几句,其中与后世的版本不完全一致,他挑选了民间广为流传的几句续写进行删改融合。都过去一段时间了,也是时候该继续抛出三字经,新儒学的火万不可烧到一半就停下。
等前半部分的道立住根基,他才能一点一点添加属于科学的“私货”。李承乾笑笑,刚想收拾收拾睡个午觉,送几位小殿下离去的顾十二表情古怪地走来。
“怎么了,可是你阿兄那又有什么新消息了?”顾十二摇头,目光有些不解:“是荣德陶坊,孙文元说是什么水泥制成了。”
“人已经在宫门口侯着了,听说他还带了满满一车的水泥。”“不过奇怪的是那本来在泾阳县指导牛痘和护理的宋夏至不知何时回了长安,想要求见殿下讨要一些熟练的医工人手,与孙文元刚巧撞在一处。”李承乾当即精神起来,他披上大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