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2 / 3)

加入书签

乾整个人显得分外灵动,她能清晰看到他脸上细小的绒毛以及嘴角那一抹格外意气的微笑。“哎,小殿下,夫人,这刚拿茶过来,你们这是要去哪?”气喘吁吁从远处跑来的顾十二手里举着两包茶叶,讨好似的递到李承乾跟刖。

李承乾轻笑:“走,陪我一道先去趟小厨房吧。”“之后我们还得出趟宫去茶庄,赶快。”

“嗯?”

“嗯?”

“怎么还愣在原地?”

“辅机,藉田礼可没几日了,你先上手试试,可不许比我使得差。”长孙无忌慢吞吞道:“臣说怎么小朝后陛下要臣在偏殿候着,原是为了这个。”

“臣还以为陛下是想臣了,倒是臣自作多情,唉。”没想到李世民那日自己上手时说的叫大臣都要试试的话不是开玩笑,躲了半天还是没躲过。

长孙无忌叹气挽起袖子。

东宫后苑的空地边,李世民斜斜倚靠在廊下,瞧着长孙无忌略显生疏的动作和故作自怨的腔调,心中好笑不已。

“大舅哥还是需多动动手的,往前最像你的小青雀都被承乾丽质督促着瘦了一圈,做舅舅的总不好比自家外甥还要面团团吧?”长孙无忌无语不由小声嘀咕:“二郎这张嘴也不知我那妹妹如何受得了的。”

李世民斜睨长孙无忌,理直气壮:“我招人喜欢呗,辅机莫要羡慕。”长孙无忌被噎了一下,认命地开始动作。

见状李世民不再调笑,转而陷入思索。

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留了好些确定要参加藉田礼的大臣上手曲辕犁,毕竟是要向百姓推出新式农具,其中意义与几百年前的藉田礼自是大不相同。眼见早就有熟手的内侍帮着大舅哥指导,李世民转而看向一旁没有丝毫紧张神色的农夫和工匠一一这还是上回承乾从江东一地带回来的那两人。农夫和工匠本以为先前帮着修改曲辕犁得赏后便能出宫,谁料事后被李世民留下,叫他们跟进参与了第一批千余架曲辕犁的打造过程。不仅如此,只要李世民一有空就会寻二人聊天,不单是聊曲辕犁的用法和好处,更是聊起了江东的底层百姓和政令执行情况,倒是叫李世民得了不少治国的想法。

而农夫与工匠也从开始面对天子的紧张到如今的见怪不怪,瞧李世民的眼神就知道定是又有什么吩咐了,二人上前。李世民轻笑:“二位不必多礼,曲辕犁的事宜已大致完成,今日你们便可以出宫了。”

“你们二人有大功,先前的赏赐怕是不够,我已下令江东官吏免去你们两家一年的徭役赋税,另赏无主的良田数亩。”“我会派人护送你们回乡,剩下的钱财绢帛和两架曲辕犁便与你们的马车一道送去。”

农夫和工匠一愣,随即面上满是欣喜。

只是还未等农夫谢恩,二人中较为机敏的工匠眼珠子一转,他早已从这几日来李世民的态度上察觉出细微端倪:“谢陛下,只是不知陛下可还有别的吩咐?”

农夫正惊诧同伴的疑问,谁料李世民已然大笑抚掌。“我还会指个内侍送你们到出城,至朱雀大街往来百姓商贩无数,我虽早已安排人在长安造势,但大家终究没见过实物。”“你们二人带着曲辕犁出宫。我同样计划了人来询问,到时你们不用害怕百姓的围观,只需回答一下近日来在宫中的所为,实话实说即可。”至于其中关于不久后藉田礼关乎免费发放新式农具的细节,这不还有个内侍替他讲故事吗?

终究还是眼见为实和免费更能吸引大家的注意不是吗?这几个月来,从隐隐绰绰的传闻到声势浩大的重开藉田礼,从李承乾信誓旦旦的自请领命为始至李世民步步筹谋的后续安排为终,终是要到最后验收的时刻了。

他所求的从来不是夸夸其谈的空中楼阁,而是切实可行的脚踏实地。此刻李世民浑身流露的自信是那么吸引人,一直不说话跟曲辕犁作斗争的长孙无忌都默默停下了动作。

李世民勾唇,拍拍有些怔愣的农夫与工匠的肩膀,眸底流光溢彩:“去吧。”

大大大

朱雀大街。

马车上,李承乾细细捻着手中的茶叶。

按着他为数不多跟导师喝茶的经历,当前唐朝的生茶颜色与后世相比偏浅,手感他是感觉不出来不同,倒是这味道……李承乾凑近茶叶轻嗅,好似淡很多?

李承乾蹙眉,放下茶叶摸摸下巴。

他虽然对茶只是一知半解,但后世炒茶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炒出香味和能长久保存他还是知道的。

只是具体的一锅茶的量和温度就需要慢慢尝试了,至于炒茶步骤里是只需要一炒到底还是需要二炒三炒这他更加不清楚了。李承乾有些头疼,这已经是一件麻烦事了,更不用提一一他看着身侧的顾十二小心翼翼安置好形状与后世大不相同的铁锅。他就算再如何不懂,也知晓铁锅样式不同很大概率会影响炒时的受热保温的情况,这对于本就需要摸索的炒茶来讲更是雪上加霜。如此想来改进治铁技术和铁锅需得和尝试炒茶一并进行,可偏偏是铁这一项至关紧要的技术,他还得跟李世民提前通气。正当李承乾头脑风暴之际,马车忽而停了下来,顾十二掀开车帘向坐在前方为车夫指路的遂安夫人问道:“夫人,可是遇到了什么状况?”遂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