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云雾中飘渺的九盏灯悬棺(1 / 2)

加入书签

直到第二天中午。天色昏昏的。太阳也露出了张小脸。只是像张单薄的白纸似的贴在那里。好像风一刮。就会飘荡起來。荒野里枯枝败叶厚积着。阴冷的风儿吹着。更显得荒凉清冷。

万三等人醒过來。精神倒好。万三起來打打拳脚。到隔壁旅店里与旅店老板扯些闲篇。打听打听附近路程。虽然规划好了。回去要绕道九丝山。但详细路程还是不太熟悉。

三具僵尸做过还魂大法。状况还不错。搭建好尸体架子。在符咒驱使下。能够行动自如。但是蜀道难。这弯曲难行的小山路。少不得劳动自己扛尸体走路。赶尸其实只是比较平坦的路段才可行。

还魂大法的功效并不在于能让他们关节灵活地走路。而是防止尸体腐败。尸体万一在中途腐败。任谁也赶不回家啊。

天真短。很快。那白纸板一样的太阳就飘飘落下西山。万三带着徒弟。收拾好行囊。整理好僵尸架子。拿了面小阴锣。晃晃悠悠向东南行进。这条小山路遥遥地伸向九丝山。大约有两天的路程。天寒地冻。万三已经活动开身体。倒不感觉寒冷。后边跟随着两个徒弟。随时校正着蹒跚前行的尸体架子。四面都是零星的山地。走不多远就需要人扛着僵尸走路。万三看着麻烦。又急着赶路。干脆解开僵尸架子。一人一个。扛起來走。倒是利索。赶路效率提高了不少。路上白天就沒什么人烟。夜里更沒人出來了。不然看到这奇特的一景。不吓晕过去才怪。

万三三人钻进僵尸架子的庞大裹尸袍里。晃晃荡荡地往前行进。不知道的还以为三具僵尸晃晃悠悠地在路上奔波呢。那可真是活见鬼了。

第一天天交五鼓。却沒见一处人家。万三想了想。只好在路旁山上找了个僻静地方。安顿下來。依了石头就睡觉了。好在白天太阳倒好。照得身上暖和和的。僵尸架子就扔到阴凉地方。他们是见不得阳光的。

就这样熬了一天。第二天晚上继续赶路。到得四更天的时候。就赶到了九丝山。九丝山下有人家。有人家自然就有客店。万三从僵尸架子里钻出來。煞有介事地敲起小阴锣。驱赶后边的僵尸队进村。远远地看见一小串黄黄的桐油灯笼。知道是旅店所在。便放下心來。往前走。赶到旅店。跑到门房里找到老板。老板一看是赶尸匠來了。便高兴地拉着万三。指点给他房间。在旅店外边。还真有间专门的死尸客店。万三大喜。在死尸客店里住。行动方便。沒人敢过去骚扰。

万三摸了些散碎银两给了老板。领了僵尸队晃荡着进到死尸客店。死尸客店不大。但三具僵尸三个人还是用起來宽敞的很。

万三安顿好僵尸。跑到旅店老板那里。让他送來一桌酒肉。万三现在赶尸不同以往了。不太计较银子。只是为了一种使命奔波。所以路上每遇到客店。都会大方地叫來酒肉侍候。赶尸不容易。路上要受累。歇下來就要好好补充补充。更不能亏了肚子。

跟了这么豪爽大方的师父。程方陆石头算是走运的很了。当年疤瘌棍來旺跟这牛二。沒少吃苦。为了节省几个铜板。从不敢如此破费。

“前边是九丝山。我得趁天还不明。赶紧过去。有要紧事。或许得去一天。你们不要睡觉太死。这三个喜神凶性重。万一有动静。你们就用符咒压。一定能镇压了。要是你们睡过去沒发现。那可怨不得别人了。”万三嘱咐着程方。

程方两人认真地点头答应。沒有师父在身边。两人就沒了主心骨。油然而生一股惧意。万三看他们两个小脸木木的。慈爱地抚了一把他们的头。以示鼓励。

外边已经鸡叫连天。天色微明。冬日里山民都起的晚。村里静悄悄的。万三赶紧收拾好行装。快速地向后边山上奔去。

山连山三套山。穿过不少破烂的营寨遗迹。直到中午时分才看到九盏灯悬棺。站到山头才发现自己应该是从侧面一条小道爬上來的。只是九丝山的后山。只能看到九盏灯悬崖。并不能过去。心里有点惆怅。要绕道正面。还要走好多路。这次來。能看到九盏灯就很好了。最起码下次來可以少走不少弯路。这么想着。万三有点释然了。他两只小眼睛紧紧盯着对面九盏灯悬崖上的十几只悬棺。心里充满了太多的疑问。

从侧面看去。九盏灯悬崖四面黑黢黢的。好像有湿滑的苔藓贴着。悬崖里云雾弥漫。随着小山风吹拂。飘飘荡荡。更增添几分肃杀神秘之气。

忽然。山顶上飞起几只硕大的秃鹫。竟然有一窝。几声凄厉的枭叫之后。两只老鹰在悬崖里盘旋数圈。接着两只小鹰也欢叫着在这里嬉戏。他们围着悬棺。转悠飞翔。看得万三很是心惊。切不说这悬崖之险。就这窝秃鹫就难对付了。沒有了來时候的好奇和轻松。多了几分沉重。这趟下來。绝对不比苗王陵轻松。或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凶险。

万三伏在山头石头缝里。他老觉得对面悬棺太过森严。透漏着一种说不清的威重。虽然年长日久。那些悬棺都发黑了。但是这深颜色更增添了岁月沉淀。他们悬挂在这里。却俨然成了悬崖和大山的主人。丝毫沒有死去的悲凉与凄怆。僰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传奇民族。在远远的周朝就跟随中原的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