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二章 御前会议(2 / 3)
‘万国公法’责之,与之进行交涉,并引英美公使为外援,可免战事大起。清国大臣少有通‘万国公法’者,无力与我辩驳,时日一久,则台湾无主之番地,有如琉球一般,可尽归帝国所有了。”
听了大久保利通的话,伊藤博文不由得微微颔首,面露赞叹之色。
“大久保君,要是清国决意出兵台湾,驱逐我军,如何可保得战事不起?”西园寺公望问道。
“清国现在因越南问题,正与法国交恶,其军队主力又在西北边疆作战。。无力与帝国发生全面冲突,当不会行此铤而走险之事。至多派兵与我国相持,以为交涉之砝码,开战是万万不会的。”大久保利通道,“何况我国此次出兵台湾,有英米等国背后的支持,清国已交恶法国,必不愿再得罪英米,定然不会大举兴兵,而是寻求外交解决之途径,好看的小说:。”
听了大久保利通的分析。西园寺公望似乎也觉得有道理,因而没有再继续发问。
“朕明白了。”明治天皇点了点头,目光转向了大隈重信,“大隈君的意见呢?”
“陛下,虽然目前帝国因琉球问题同清国进行的谈判进展并不顺利,但是臣相信,真要有同清国刀兵相见的时刻,帝国的军人一定会用鲜血证明自己的实力。如果战争继续下去,胜利的一定是帝国。”大隈重信说道。
听到大隈重信的话。不光是伊藤博文和西园寺公望,连柳原前光等人的眼中也都现出了惊讶之色。
他的这句话一下子让山县有朋为首的军方高层对这大隈重信的好感大增。
“不过,臣认为,目前帝国并不适合同清国开战。清国的军事实力不如帝国,但是清国这个国家太大了,以目前帝国的国力军力,完全打败清国的可能性不大。更别说占领台湾。”大隈重信话锋一转,“如果清国政府因此出动政府军全力与我军对抗的话,恐怕会有很大的麻烦。因为现在政府没有为这场战争准备任何预算。一旦开战,如果不能速战速决,政府的财政根本就不可能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持久战。”
“大隈君说的非常有道理,对于台湾番地的征讨行动,必须要速战速决。”大久保利通接口道,“最好能在清国政府得到消息之间,完成对生番部落的征讨和其土地的占领。”
听到大久保利通和大隈重信都开始表示支持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山县有朋和西乡从道等人的脸上都现出了喜色。
听到大久保利通的口气似乎是“征台”之事已然定型,伊藤博文心中恼火,他看了看明治天皇,明治天皇的脸色十分平和,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目光低垂,好似一尊佛像一般。伊藤博文看了天皇一会儿,天皇却并没有看他,伊藤博文禁不住在心里发出了一声长叹。
看样子,自己还是小看了大久保利通对天皇的影响力。
伊藤博文转头看了看坐在那里一直没有说话的文部卿木户孝允,赫然发现木户孝允的脸色已然变得铁青。
木户孝允看到伊藤博文望向自己,沉着脸微微点了点头,伊藤博文马上明白了木户孝允的意思,转头对山县有朋重新发难起来。
“山县君认为,假如帝国和清国发生冲突,帝国陆军一定能战胜清国陆军,是么?”伊藤博文不动声色的问道。
“没错!”山县有朋见伊藤博文发问,立刻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他知道伊藤博文对大久保利通和明治天皇的影响力,因而对于他的提问,回答很是谨慎,没有多说话。
“我想知道,这次行动,帝国陆军是要飞到台湾去,还是要架一座桥到台湾去?”伊藤博文问道。
“伊藤君说笑了,帝国陆军当然是由帝国海军护送前往台湾!”山县有朋听了伊藤博文暗含讽刺的话,心中恼怒,强忍着没有发作。
“那么,山县君认为,帝国海军也一定能够战胜清国海军了?”伊藤博文问道。
“是这样!”山县有朋立刻回答道。
自胜海舟去职后,海军卿的位置一直空缺,看到山县有朋竟然替海军撑起场子来,伊藤博文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好笑。
但此时的山县有朋脸色竟然丝毫不变,竟然大谈起日本海军的情况来,好象他对海军的情况了如指掌一般。
这也难怪,日本海军起初是和陆军一起从属于“三职七科制”中的“海陆军务科”(后改为三职八局后,海陆军务科才改为军防事务局,其实换汤不换药),岩仓具视,嘉彰亲王,岛津忠义三人任海陆军务总督,广泽真臣和西乡隆盛为海陆军务次官,好看的小说:。日本将海陆军分开还是在1868年4月21日,官制改为太政官七官制。海陆军由军务官知事嘉彰亲王统管。军务官判事大村益次郎辅之。下辖二局四司,二局便是海军局和陆军局了。不久,7月14日,军务官就上交了一份报告,称“兴建海军乃当务之急,而创办海军学校则是此中第一要事”。明治天皇很重视这份报告,于10月下谕称:“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应当从速奠定基础”。于是到了1869年7月8日第四次官制改革时,军务官改为兵部省,首任长官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