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高技术扼杀低技术(1 / 2)
林远冷语道:“商量什么。讀蕶蕶尐說網”
伊利亚笑道:“我们可以不要吉林和黑龙江。这两个省原样奉还。不过。我们诚心改善这两个省的百姓生活。只有我们俄国商人可以來这两个省投资办工厂。”
林远坐了回去。笑道:“这不可能。你也知道。大清和好多国家都签了最惠国条款。想要像你说的那样也成。你回去告诉你的皇帝。让他想办法把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废了。我就答应你的这个条件。”
此时的俄国。国力都比不上法国和美国。更不用说当时的世界第一霸主。。英国了。伊利亚知道林远这样说是在故意刁难自己。他淡淡地一笑。说道:“我们俄罗斯帝国是最讲诚意的。我们还可以再让一步。前面的条件都不算数。只要林帅答应我们两个条件。我们就撤出吉林和黑龙江。”
林远心想:“看來这个伊利亚真是个中国通。俄国有句谚语。叫做若遇阻力。铁棒横扫。阻力加大。铁棒加粗。而现在这个伊利亚的谈判策略。完全是在以退为进。这是中国式的哲学。刚开始扔出一个大要求。再慢慢地一步步减少。真正的目的隐藏在大要求之后。这种小伎俩。对自己可沒有用。”
林远笑道:“这个条件很诱人啊。我似乎沒有理由不答应。您说说把。两个是什么条件。”
伊利亚笑道:“第一。您也知道。我们在吉林和黑龙江修筑了铁路。这些铁路是为了造福两国的民众而建。而且是由我们国家出的钱。所以我希望在我们归还吉林和黑龙江之后。这两条铁路依旧归我们所有。”
林远心想:“好你个俄国人。如意算盘打得可真精。这条铁路要是在你们手里。你们随时可以通过它來控制我们的地方。”
不过林远却不动声色地问:“另一个条件是什么。”
说到这里。伊利亚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我要你们的飞行器。”
林远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俄国人此來的真正目的:是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
林远故意装糊涂。问道:“什么飞行器。我怎么听不懂。”
伊利亚小声地笑道:“林大人就不要装糊涂了。刚刚你们是怎么炸毁日本人的炮兵阵地的。不是用飞行器炸毁的吗。”
林远笑道:“你听谁说的。”
伊利亚坦然一笑。说道:“你们有会飞的武器。这在我们各国高层之间已经是不公开的秘密了。只不过我们都以为对方不知道。所以还把它当成一件大秘密。捂得严严实实。”
伊利亚看到林远的眼神动了一下。以为他心动了。于是笑道:“我劝林帅好好考虑一下。你们和日本人恶战一场之后。还有沒有能力和我们打。所以。给我们飞行器。我们撤兵。我们各却所需。”
伊利亚说完之后。静静地看着林远。心想:“如今的局势在这里摆着。你们沒有力量再和我们作战了。这是你们收回吉林和黑龙江的最后机会。你们想不答应都难。可是等你们答应了之后。我们撤不撤兵。可就两说了。”
让伊利亚沒有想到的是。林远居然点头笑道:“好的。我答应你。”
伊利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说道:“好。林帅真是痛快人。”
林远也想到了俄国人很有可能要走了飞机却不撤兵。可是他还是答应了。是因为他把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个反制俄国人的机会。
在最近的几场战役中。日军使用了铁轨炮。飞艇。高速火炮这些新型武器装备。让林远见识到了敌人的技术创新能力。他突然想到。想要对付敌人的发展。不一定要全靠自己的发展。也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强大的技术。來扼杀对方的发展。
举个例子。在现代的民用客机研制中。有两条硬性指标。比如欧美国家制定噪声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两个指标不合格的话。研制出來的民航客机是无法取得适航证的。也就是说。这样的飞机无法在欧洲和美国飞行。沒有航空公司会买这样的飞机。
这两个标准看上去很环保。实际上是打击其他国家竞争对手的一种绝佳手段。这两个指标都是与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有关的。产生最多飞行噪声的地方就是尾喷管。想要降低噪声就要改进流场设计;想要降低污染物排放。就要改进燃烧室设计。说起來简单。可是研制起來却非常困难。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实验。于是。像中国这样的想要在民航市场分一杯羹的国家就被拒之门外。
这就是利用自己的先进技术压制对方发展的一个例子。林远正在思索用怎样的渠道來干扰西方各国的发展。沒想到正在这个时候。这个伊利亚送上门來了。
林远笑道:“其实我们的飞机。说起來也沒有什么。不过就是前面装上一个螺旋桨。用它來拖动机体往前走而已。”
伊利亚笑道:“听林帅的话。林帅想必也是一个懂技术的人。实不相瞒。我在做外交官之前。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对各种先进技术十分向往。”莫斯科国立大学是俄罗斯最大的大学。也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俄罗斯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就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