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夜商秘事(1 / 2)

加入书签

夜色更深,军寨在寒风中寂静下来,只有巡逻队整齐的脚步声偶尔划过夜空。

赵开明告辞离去后,秦猛略作思索,对亲卫吩咐道:“去请常九先生过来一趟,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常九,是幽州常氏商行的东家,乃是秦猛起于微末之时,于南河城寨便结识的重要合作伙伴。

当秦猛还只是个小小管队官时,常九便以其商人的敏锐嗅觉,冒着风险向当时规模甚小的戍堡输送了大量粮食、铁料、棉花等紧要物资。

可说是雪中送炭,极大地支撑了军寨初期的生存与发展。

待到军寨站稳脚跟后出产了“北方烈”酒和顶级好盐“雪花盐”后,双方更是达成了深度合作。常九凭借其遍布北地的销售网络,将这两样紧俏货销往四方,为军寨带来了滚滚财源。

秦猛大婚前两天就赶来,并未离去。

不多时,门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和略带喘息的寒喧声。

帘栊挑起,一个裹着厚厚貂皮大氅、活象一座移动肉山的身影,携着一股寒气挪了进来,正是常九。

他一张胖脸被冻得通红,却堆满了热情的笑容:“秦将军,这深更半夜的,唤老哥我来,定是有好事关照?”

“常老哥快请坐,深夜相扰,实在是有笔买卖要劳烦你。”

秦猛笑着迎上前,示意王良搬来一张结实的槐木椅。

寒喧几句后,他直接切入正题,指着堂下早已准备好的几只大木箱,“请你来,是想看看这些东西,希望老哥你能帮忙脱手变卖。”

说罢,他一挥手,王良和牛五等人上前,利落地将箱盖一一打开。

刹那间,烛火照耀下,一片珠光宝气迸射而出!

只见箱内分门别类,盛满了各式各样的金银器皿和首饰:

有雕工精细的镶崁宝石金壶银盏,有沉甸甸的赤金项圈和手镯,还有不少做工极为精巧的耳坠、戒指、发钗等物,材质极佳,做工精细。

这些,正是此次大败鞑子后,从缴获的战利品中精心挑选出的、品相最好、最具价值的一部分。

“哟!好东西啊!”常九那双被肥肉挤得略显细小的眼睛,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芒。

他也顾不得体胖行动不便,几乎是“挪”到了箱子旁,伸出胖乎乎、戴着硕大玉扳指的手指,拈起一枚镶崁着硕大绿松石的金戒指,凑到烛光下端详。

他口中啧啧称赞:“瞧瞧这做工,这成色,绝非普通鞑子贵族所用,怕是部落首领或是萨满的心爱之物!”

“秦老弟,幸好你没把这些好东西直接熔了换金银,那才叫暴殄天物!这些东西,只要寻对路子,转手卖出,价格至少能翻上几番!”

秦猛见他识货,心中暗喜,笑呵呵地说:“老哥好眼力。这些是近来打胜仗,积攒下的精品,旁人我信不过,只交给老哥你来处置。”

“至于最后成交价,你我八二分帐,你看如何?”

常九闻言,却把胖脸一板,故作严肃地连连摆手:“哎呦喂,我的秦老弟,您这就见外了!

咱们是什么交情?帮您处理这点东西,老哥我分文不取!能为您效劳,那是我常九的荣幸!”

秦猛知他这是场面话,也是表忠心的姿态,正待再说,常九却搓着胖手,胖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扭捏:“这个……分成真不必。

只是……老哥我有个不情之请,或者说这盐买卖有个小小的遐疵吧,想跟老弟你念叨念叨。”

“老哥但说无妨。”

“就是关于那雪花盐的买卖。”常九压低了声音,“老弟你供给我的三种‘雪花盐’,除了包装不同,价钱分了三等,可里头的盐,实打实都是一样好的货色。”

“这短时间内还好,日子长了,难免有精明的主顾会发现端倪,到时候……恐怕会影响信誉,也平白惹人眼红啊。”

秦猛一听,恍然大悟,一拍自己额头:“哎呀!瞧我这脑子,只顾着产出,却忘了这层关窍!多亏老哥提醒!此事确是我考虑不周。”

常九见秦猛从善如流,胖脸上露出他那惯有的、带着几分狡黠的笑容,显然是有备而来:

“老弟不必自责,做生意嘛,总是要不断完善。老哥我倒是想了两个馊主意,你听听看是否可行?”

“老哥快讲!”

“这中品的雪花盐,”常九眯着眼,“咱们可以往里头掺和极少量的、颜色相近的红糖粉,不必影响味道,但让人一看,就觉得这盐微微泛黄,不如上品的雪白,这价钱差别不就显得合理了?”

“至于下等的,更好办,咱不卖细盐,就做成极硬的板结盐块,吃的时候让买家自己费劲去敲碎、研磨,这品相自然就下来了,谁也说不出的不是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