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又有人给脸不要脸了?(1 / 2)

加入书签

他紧紧抱着,一路小跑回家,生怕磕了碰了。

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

傻柱摆了满桌菜,红烧肉、炖鱼、凉拌猪耳,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

王大爷、张雪梅、傻柱几个,全围在桌边,就等他一人。

张雪梅说:“先吃吧,这小子准在别人家蹭饭了。”

王大爷摇头:“等会儿,我不饿。”

大伙儿跟着点头:“对,再等等,不差这一会儿。”

李胜推门进来,咧嘴一笑:“别等了,我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众人一看他回来,全都乐了:“开饭!”

他没提收音机的事儿。

跟傻柱碰了几杯,喝得脸发烫,话也多了,最后趴在桌上呼呼大睡。

泡了个热水澡,连收音机都没拆封,倒头就睡。

第二天一早,他拎着四十斤野猪肉,直奔徐慧真家。

徐慧真接过肉,二话不说,塞给他二十块,外加几张粮票。

“弟啊,这粮票你拿着,姐没别的,就是惦记你。”

“过年常来,带点年味儿,别光顾着忙。”

自从他当面怼了范金有,徐慧真见他就叫“弟”,连个“小李”都不喊了,比亲弟弟还亲。

“得嘞!谢姐了!”

“别提‘谢’字!说多了,我恼你!”

出了门,他又直奔陈雪茹家。

陈雪茹靠在门框上,笑得眼角都弯了:“小胜,过年你来不?”

“有红包不?”

“哟,还知道要钱了?没良心的!”她佯装气恼,“你来,姐给你包个大红封,能塞下你整张脸!”

李胜哈哈笑:“那我可真来了!”

“你身上的袄,多少钱?我给你钱。”

“免了!就当是姨娘给你添的。”她摆摆手,“你对我这么照顾,我咋好意思收你钱?”

李胜一咧嘴:“那这猪肉,我也就不收钱了。”

陈雪茹一拍大腿:“成啊!你不收钱,我倒省了,回头还能多买二斤糖。”

回家后,李胜宰鸡杀鱼,忙得脚不沾地。

四九城过年,规矩多得能写本书。

四凉、四热、四肉、四汤——凑个“四四见底”,图个稳当吉利。

凉菜有炸咯吱、芥末墩儿、皮冻儿、五彩花生米;

热菜有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焖肘子、回锅肉……

家家户户都亮出绝活儿,你炒一道,我炖一锅,热热闹闹,烟火气儿直冲云宵。

他家就三口人,忙起来反倒更紧绷——

但没人抱怨。

再穷的人家,除夕这天,也得把桌子摆满,让饭香飘满整条胡同。

因为啊,这一年苦,这一年累,

可年夜饭一上桌,

心里那点寒,就化了。讲究“四碟八碗”,冷菜热菜摆满一桌,图个吉利。

可李胜今时不同往日,懒得按老规矩来,直接整了套“四四见底”——十六道菜,不多不少,整整一圈,盘子摞盘子,看着就体面。

菜上齐了,饭还没开吃,他又搬出那张老八仙桌,摆在院当央,摆香炉、点蜡烛、供水果,磕头拜天地,敬祖宗。

忙活一下午,累得他瘫在大门墩儿上,手指头都不想动,顺手摸出个黑不溜秋的收音机,叮叮当当捣鼓起来。

没过几分钟,嗡的一声——

清亮亮的歌声炸了出来,像小溪淌过石缝,又象春风刮过屋檐,连中院开会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中院正开除夕禁忌大会,一大爷唾沫横飞讲“不能泼水”“不能说破字”“不能摔碗”,底下人听得打瞌睡。

突然——

“让我们荡起双桨——”

那声音象从天上掉下来的糖,甜得人耳朵发麻。

全院静了三秒。

谁家搞这么大的动静?!

那歌,是去年《祖国的花朵》的片尾曲,大街小巷的喇叭里天天放,厂里广播也循环,小孩儿唱、姑娘们哼,连谈恋爱的都当暗号。

1956年了,可这首歌,还热乎着呢。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李胜靠在门框上,咧嘴笑:“大伙儿爱开会是吧?好啊,我听我的歌,你们讲你们的规矩,两不眈误。”

他跟着哼起来:“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中院鸦雀无声。

连一向端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