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万税,万税,万万睡!(终)(2 / 6)
看着怎么换啊,,
李怀唐瞪眼,卖糕的,有这样的黄花闺女吗,
切,又不是沒见过坏坏的“暗器”,
小汾娘不以为然,脸不红心不跳,
杨玉环掩嘴窃笑,
“好了,妾身与汾娘到屏风之后,李郎快点换上衣物,”
人做皇帝,他做皇帝,他这个皇帝得亲自动手穿衣,
刚换上龙袍,小魔女兴匆匆跑进來,
“玉,嗯,玉环姐,快,快,岭南荔枝送入宫了,快啊,不然要被抢光了……”
小魔女一边跑,一边将嘴里的荔枝核吐出,手里还拿着一大串,
啊,,
杨玉环二话不说,不顾衣衫凌乱,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小汾娘愣了愣,也扭着腰肢追随,
晕,荔枝比俺更有魅力,李怀唐直翻白眼,
走出宫门,迎面撞见久候多时的宇文融,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李怀唐取得中原政权,宁远的老臣老将大部份都被召到洛阳任职,宇文融官至右丞相,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左相张九龄,
未等宇文融开口,李怀唐先问:“各项改革进展如何,有困难直言,”
改革历來困难重重,倡导者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宇文融神色凝重,跟在李怀唐身后一边走,一边娓娓道來:
得益于前年安胡儿的大闹中原,原先的王爷们尘归尘土归土,他们染指的江淮私盐得到收敛,沒有这个利益群体的制肘,酒盐铁专卖政策实施还算顺利,国家税收明显增加,
农田改革依旧有安胡儿的功劳,至少关内道、河东道以及河南道的农田得到彻底的重新丈量分配,按田亩征税扩大了税基,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至于在江淮,山南道和剑南道等未受叛乱波及地区,土地人口矛盾依旧,丈量田亩工作举步维艰,张九龄亲自去督促也作用不大,
“嗯,这是个大问題,可以放在工商改革中一并解决,”
李怀唐自有主张,改革之初,反对声浪不绝于耳,说什么大力发展工商有损国本,荒废农业与民争利等等,但是在具体数据面前,异样声音很快消失,以江陵造船坊与旅顺造船坊为例,两个船坊合计雇佣十万劳力,年出产各类船舶数千艘,利税数百万贯,其余的如纺织工坊、皮革坊、琉璃坊、造纸坊、煤矿等等,在大唐境内如同雨后春笋,再算上上下游产业链的雇佣工人,吸收的劳力高达上百万,不但解决了社会富余的劳动力难題,还为国库增加大量的收入,去年全唐工商税收入几乎顶得上从前一年的农税,正是因为工商税的大幅度增加,才赋予了李怀唐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税减免基础,要解决贵族豪强兼并土地偷漏税的痼疾,除却不遗余力鼓励发展工商外,别无他途,当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转移到城镇时,地租与贵族豪强的兼并土地热情必然会下降,
说到工商税,宇文融愁眉不展,
“怎么,”
李怀唐皱皱眉头停下脚步,在他的想法里,大唐工商基础薄弱,应该是最容易改革的一环节,
有人抗税,不同意实行差异税,李怀唐的新政对不同商品执行不同税政不同税率,像关乎民生的纺织,制衣,皮革,煤炭等,还有高科技产业如造船,特种冶金等给予优惠税率,鼓励发展,但是对于奢侈品,如酒、高级衣物服饰、金银玉器首饰以及化妆品等一律实行高税率,
可想而知,相关从业的商人肯定反对,他们甚至上访,煽动“花容云裳”的东主,两位皇后,苏紫紫与裴若兮等向宇文融施加压力,
“紫紫,若兮,”
李怀唐惊讶地望着宇文融,宇文融苦笑摇头,“不止皇后,陛下的小舅也掺合其中……”
不用指名道姓李怀唐也猜得出是哪位小舅子,
“岂有此理,商祺个猪头,因小失大,看我明天不封了他的酿酒坊,”
大唐人都知道,天下最大的酿酒坊属于大唐新首富商祺,酿酒坊地处辽东旅顺港,以当地山区的野生苹果为原料,出产的果酒深受欢迎,畅销海内外,
国家已经对酒实施了专卖,如果再对酒类课以重税,酒商们将受到沉重打击,
困难很多,不一而足,全部表现在宇文融额头的皱纹上,可难为了这位老革命,
“改革势在必行,有神佛敢挡道,代我杀之,”
李怀唐从腰间取下战刀,郑重递给宇文融,
这,
宇文融踌躇不敢接,商鞅改革,利在秦国,而他最后却被秦国贵族五马分尸,下场惨不忍睹,
李怀唐能读懂他的内心顾虑,笑道:“下朝后,我自会让李静忠敲锣打鼓送一面免死金牌到府上,这下放心了吧,”
免死金牌,,
宇文融眼睛放亮,有了这道护身符无须再惧怕秋后算帐,而且李怀唐年轻有为,至少能保护他以及他的家族数十年,
好,干了,
战刀被宇文融恭敬接下,
喂给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