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摘引----迫击炮(2 / 4)
付人员、掩体以及轻型装甲目标。其弹体为薄壁钢制成,采用碰炸引信,装配时将引信螺接在制有螺纹的弹体头部,尾翼螺接在弹体尾部。尾管底端制有内螺纹,装入基本药管并与底火螺接。可通过调节附加药包数量获得5种不同的初速和射程。 M821 81mm迫击炮弹诸元 全弹长 338.3mm 全弹质量 4.14kg 膛压 ≤49.4MPa 最大射程 5 900m 杀伤范围 20m×15m 典型迫击炮 目前,各国装备的迫击炮口径较多,有51mm、60mm、81mm、82mm、105mm、 107mm、120mm、160mm和240mm等近10种。 迫击炮按质量可分为3种类型:轻型迫击炮,口径在60mm以下,全质量不超过20kg,最大射程2 600m左右,装备连、排或班级; 中型迫击炮,口径在60~100mm,全质量在34~68kg之间,最大射程6 000m左右,装备营、连级; 重型迫击炮,口径在100mm以上,全质量94kg以上,最大射程8 000m左右,装备团、营级(个别装备师、旅级)。 按运动方式分,迫击炮又可分为便携式、牵引式和自行式3种。 轻型迫击炮一般由单兵携行,中、大型迫击炮可根据作战环境配备炮车牵引或设计成自行式。 轻型迫击炮 中国P89式60mm迫击炮 是典型的轻型连属迫击炮,由单兵携行,用于山地和丛林作战,破击炮击炮中通常每连装备2~3门,目前已列装全军。 P89式60mm迫击炮具有质量轻、初速高、射程远、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于 1987年初装备老山对越作战前线部队,屡建战功,表现不俗,是目前世界上普遍公认的名炮。与同口径的法国MO-60L式和芬兰泰谱勒式迫击炮相比,我国的 P89式质量更轻,射程更远。 中国P89式60mm迫击炮主要诸元 口 径 60mm 初 速 203m/s 膛 压 ≤29.4MPa 射 程 145m~2 700m 射 速 30发/分 身管长 830mm 高低射界 45°~80° 方向射界 左右各4° 武器质量 14.3kg 炮弹质量 1.33kg 有效杀伤半径 12.9m 美国M224迫击炮 其机动灵活,2人即可完成携行及操作。该炮口径为60mm,全质量21kg,最大射程为3 490m,最大射速30发/分。炮身长1m,由高强度钢制成,为提高散热性能,其下部制有螺纹。采用轻合金两脚架,圆形座钣由锻铝材料制成,使武器质量大幅降低。座钣下面的加强筋在保证座钣强度的同时,使火炮在射击时更加稳定。炮尾处的提把内装有扳机,使该炮既可以迫发,也可以使用扳机击发。 中型迫击炮 中国W1987式81mm迫击炮该炮按西方国家的迫击炮口径和弹药规格研制而成,于1987年完成设计定型,主要是为步兵提供火力压制。 W1987式81mm迫击炮及弹药、引信和发射药均采用先进材料和工艺制造,主要战术技术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火炮部分采用中国首创的套筒式缓冲机构,结构简单,缓冲阻力作用于炮身轴线,可减小射击时身管转动,有利于提高射击精度。高低机内装有自锁器,可防止高低机自动下滑。弹药部分采用铝合金尾管并装有闭气环,同时采用全保险型引信。全保险型引信使雷管和主炸药装药不在一条直线上,待炮弹飞过安全解除保险距离后,雷管才对正主炸药装药,因此即使在发射过程中引信早炸亦不会导致膛炸,发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该引信亦具有瞬发和延期功能。 美国M252 81mm迫击炮于1987年装备部队,主要为高速机动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该炮主要特点是:采用了炮口超压衰减装置,以减小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同时可减小炮口火焰;采用较长的螺纹状炮尾,使火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便于士兵操作使用;采用M117 K型脚架,便于调整火炮射角。 W1987式81mm迫击炮主要诸元 口 径 81mm 初 速 312m/s 膛 压 ≤66.7MPa 射 程 120m~5 700m 射 速 30发/分 身管长 1400mm 高低射界 45°~85° 方向射界 左右各3°30′ 武器质量 39.7kg 炮弹质量 4.2kg 重型迫击炮 我国的55式120mm迫击炮属重型迫击炮。该炮系苏联1943年式120mm迫击炮的仿制产品,于1955年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发展走向
迫击炮自出现以来,结构无甚变化,与其他现代火炮相比,大多数迫击炮仍采用古代火炮从炮口装填炮弹的前装方式和没有膛线的滑膛炮管,所以它很像是落伍的老古董。但是它具有构造简单、轻便灵活、火力覆盖面积大、杀伤力强、最小射程近(最近仅50m)、射速高(每分钟可达30~50发)、造价低等特点,可 毁伤开阔地及掩体内目标,破坏各种野战工事,打击高大障碍物背后目标。因此,迫击炮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武器,作为步兵近距离火力支援的有效武器,仍被现代各国军队大量装备,倍受各国陆军部队青睐。 近年,随着战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