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章, 夜战鞍山(1 / 3)

加入书签

依然是采用奇兵战术制胜。极大地减少了部队的损失。取得了重大战果。也提高了部队的士气。栗云龙的威信进一步在部队中得到了提高。以至于绝大部分战士都认为。他是关老爷再世。绝世的名将啊。老天爷让他降临凡间拯救中国人了。

整个战役。突破了俄军第一道封锁防御线。击毙俄军一千三百多人。俘虏九百多人。缴获机枪四十三挺。弹药六万发。步枪两千枝。弹药十三万八千发。物资若干。而损失人数。除了德国军队以外。其他中国军队只牺牲九十三人。负伤二十七。

各个军官和参战部队都向军部表示了热烈地祝贺之意。德国的少将鲁登道夫尤其敬佩得五体投地。将日耳曼人那刻板的驴球脸皱成了一朵花儿。“将军。我來中国沒有白來。真是三生有幸。”

栗云龙将战线往前推进。占领了俄军的第一道防御线。并且谨慎地要求士兵构筑和修理工事。准备新的作战任务。一來防止俄军反袭击。二來。运输弹药物资。配备人力。准备新的方案。

军部给予德国的雇佣旅团以很高的评价。给鲁登道夫少将记了一个二等功勋。其他军官也各有功勋。

鲁登道夫也不是一个三两酒下肚就不知道斤两的人。他立刻将注意力用到了对俄军阵地的研究上了。他激动地告诉栗云龙自己的一个重大发现。俄军在第一线配备的兵力严重不足。这有两层意思。一。他们战术呆板。数十年保持同样的战术观点。二。他们沒有进攻的意向。大量部队集结在后方。是坚持防守反击的理论。

栗云龙也当然知道这一点。日俄战争的历史知识告诉他。俄军虽然人数众多。军官众多。其实。非常腐朽。各级军官贪污腐化。忙于个人打算。很少去研究军事问題。出类拔萃的军官寥寥无几。虽然他们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其实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由一群草包率领的俄军即使有士兵的忠诚勇敢。也沒有多大意义。挽救不了他们失败的命运。比如说。现任的俄国远东地区的总督。整个满洲军统帅的库罗帕特金大将就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性格软弱涣散。沒有实战经验。属于典型的地图作业的理论家。而其他军官也盲目乐观。对重大危机熟视无睹。在对日本的战争中。辽阳。奉天。黑沟台等战役中。都是拥有巨大的优势却不能取得胜利。而旅顺港口的太平洋分舰队竟然坐以待毙。无所作为。

栗云龙向前线的军官通报了他对俄军军官系统的认识。以及对目前俄军战线的看法。并且要求大家都发言。献计献策。这种做法让德国的两位将军莫名其妙。大感意外。通常。只有德国军队的参谋本部才有这样民主的风气和资格。其他军官都只有服从的天职。

经过认真研究。部队做出了周密的部署。部队分三路扩大了正面。向鞍山包围过去。

栗云龙决意尽快拿下鞍山。因为。必须将敌军的主力吸附在海城附近加以痛击歼灭。鞍山城及其附近地区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是。这里的资源和工业潜能。鞍山。抚顺。本溪地带是中国东北地区。也是整个中国煤炭和钢铁资源配合最好的地区。一个黄金三角。一旦稳定地发展起來。将造成非常重大的成果。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从这里为重点首先发展起來的。如果考虑到石油等能源的丰富。这里的条件简直就是得天独厚。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基础性。新交通工具和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发明为四大版块的内容。其核心是钢铁为重心的重工业时代。谁能在这一时期发展起來。谁就得做好钢铁工业及其相关机械链条的事务。

“拿下鞍山。不惜代价。”这是军部给各参战军官的命令。

俄军果然沒有反攻。第一道防线的残兵败将逃回了第二道战线。俄军的士气日益低落。一个旅团的俄军防御这么一个宽大的正面。简直是难以置信的任务。

达得罗夫少将庆幸自己在前几天安然无恙地返回了鞍山城。要不。莫名其妙地就在那天夜里可怕的崩溃中不知道怎样了呢。

“开炮轰击敌人。”

“将军。我们是准备反击吗。”炮兵大尉疑惑地问。

“不。我们是要试探下中国人的态度。同时警告他们。不要得意忘形。我们第二道防线是不好惹的。”少将愤愤不平地说。

在第一道防线丢弃以后。他自然受到了康得拉钦科将军的严厉斥责。进一步又受到了南满远征军总司令阿列克塞耶夫大将的痛骂。大将赏给他很多的桂冠。如。无能的猪罗。善于逃跑的长毛腿将军。只会谎报军情和战功的白痴。等等。不一而足。少将的心里很压抑。

“可是。我们的城防司令部还未下命令吧。”大尉不知趣地猜疑道。

“难道这里需要伟大的沙皇陛下亲自下命令才能开战吗。”少将的鼻子都气歪了。

俄军向已经丢失的阵地上疯狂地轰击着。一百门大小火炮喷发出恐怖的火焰。炮弹呼啸着。带着久久地尖锐的凄凉的余音。纷纷扬扬地倾泻到了阵地上。爆炸出一团团黑色的烟尘。很快就将前沿的中国军队覆盖了。

中国军队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