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章, 八一锄头行动(上)(1 / 2)
海城的俄军出发三十多里以后。突然遭到了附近中国民众武装的打击。一阵乱枪。当场打死了三十多名俄国前锋部队。虽然规模不大。还是把他们吓了一跳。为了保证部队行军的安全。海城北上部队的师团长鲍利斯立即命令大部队暂缓行动。派出充足的清剿部队去扫荡周围和行军道路。耽误了两个小时。再接着。海城留守的部队紧急呼吁。他们遭到了大批中国人的围攻。
这还了得。
海城出发的俄国巴库师鲍利斯中将经过慎重考虑。立刻派出了一个旅的部队返回海城地区进行清剿。在他看來。尽管鞍山城的战斗重要。可是。海城的安全和向旅顺大连等地的交通更加重要。鞍山失守的话。还可以向南撤退。如果海城失陷。被中国人夺取。则南下联络的通道被切割。退路都沒有了。实在太可怕了。
在海城附近正兴风作浪的是中国辽中南地区的民团联盟。汇集了大部分的胡子。地方自卫队。商团武装等等。中国新军情报部门派的特工人员轻而易举地潜伏到了这里。将大部分的中国武装势力都收拢到了一起。东拉西扯拼凑了一支所谓的民团联盟。还大肆发放委任状。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封官许愿。无所不用其极。这里主要是从西线纵队出发的人员干的。是龙飞在离开时已经确定好的方案。
著名的乱世枭雄张雨亭大大目前就是这支民团联盟的一个重要首领。号称团长。其实他的手下才几百号人。但是。给予他领导周围地区民团武装的权力。于是。他高兴得精神抖擞。眉飞色舞。现在。他已经彻底地站到了中国新军的立场上。毕竟。谁都知道中国新军所向无敌的威力。看來。俄国老毛子也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虽然有时还低调些跟毛子兵相安无事。一旦真的有事情。则敢于针锋相对。大打出手了。
龙飞虽去。派出的几十号特工人员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有一个秘密的中波电台。可以和军部以及西部纵队取得及时联系。这样。西线的大规模进攻。北线主力军的决战决胜。都及时地传播到了海城附近。因此。他们迅速将消息传播开來。并且果断地做出决策。动员一切力量。阻挠海城敌军的北上增援。
恰恰因为中波电台出了一点儿故障。所以。他们沒有和军部即时地联络。才造成了军部暂时不了解海城附近的情况。
留守在海城的俄军旅团长叶夫根尼少将气得发狂。城外。不断涌现出一股又一股的中国百姓。很多人的手里拿着步枪。对着城上又是开枪又是呐喊。当俄军派出部队进行打击时。他们稍作抵抗就撤退了。而俄军刚撤离。他们又返回捣乱。使城内的俄军不得片刻休息。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香。时刻警惕着他们的破坏。
当大石桥的主力部队。俄国车里雅宾斯克师团赶到了海城附近以后。情况有了明显改变。但是。这支部队刚驻进海城。还沒有往北继续增援。在夜里就遭到了中国人的袭击。城里无缘无故地燃烧起许多大火。将俄军的几个兵站的物资烧得干干净净。连同几十名时候都被烧死烧伤。驻军旅的弹药库被破坏。连续不断的爆炸将所有俄军都吓得胆战心惊。烈火冲天。硝烟弥漫。好象中国主力军打來了一样。
第二天。俄军开始愤怒地报复。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逮捕了三百多名嫌疑犯。在经过短暂的审讯和严酷的拷打以后。统统砍掉了脑袋。
不久。大石桥驻军的残兵败将逃到了海城。报告了驻地失陷。沿路兵站别彻底摧毁的可怕的消息。于是。被激怒了的大石桥原驻军师团长别祖霍夫中将带领部队南下。顺着原路返回。去收复失地。俄军做出重要的调整。原大石桥的部队返回。海城只有一个旅团。海城到鞍山的半路上。有一个师团部。两个步兵旅。三个骑兵团。事实上。俄军的整体战役战略已经被庞大的中国辽中南民众武装给搅拌得一塌糊涂。他们分兵保卫漫长的交通线。因而分散了宝贵的兵力。从而造成无法挽救的命运。
栗云龙率领的中国新军主力部队三个临时编制的支队。分为三路。象三把尖刀。向着海城的方向攻击前进。中路当之无愧的是第一师团的骨干。栗云龙亲自担任指挥。另外两个支队则提拔副手指挥。可是。受伤不重的参谋长欧阳风争抢着要來。还是被栗云龙否定了。
基本的行军部署是中路突击。两翼包抄。
此次军事行动。取名:八一锄头计划。
八一。指代中国军队。锄头。是形象的说法。意为要将俄国在辽宁的陆军入侵力量彻底清除。连根刨起。
第二天一早。中国新军北路主力三个支队迅速出发。一个小时以后。他们就和俄军的警戒部队遭遇。爆发了战斗。第一师团的前锋连击溃了俄军的一个骑兵排。歼灭其二十一人。自身损失十三人。
五分钟以后。第一师团的前锋营和俄军两个营接触战斗。
双方在平原上战斗。很少战地的依托。俄军因为增援地点在鞍山。所以。沒有设置更多的防御工事。就是几条战壕也是浅浅地临时开挖的。所以说。俄军是仓促迎战。
鲍利斯中将虽然惊慌。却沒有失措。他迅速调集部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