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章,幸运的苏明支队(1 / 3)
清廷的嘉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任何一个傻瓜政府也知道在生死攸关之际撒点儿甜头儿给共同利益的势力,但是,以光绪皇帝恩威并重的口吻号令栗云龙赵阳刚等中国新军将领驱使大军继续同俄国交战,却让栗云龙等人哭笑不得,
“政委啊,看來,咱对清廷那帮子腐败分子,需要多动点儿心思才行啊,”
政委一笑:“怪不得我们,谁叫咱一门心思净琢磨着打俄国人呢,有点儿闪失也是正常的,”
不用说,清廷是不准备同俄国人和谈了,还要趁机狠狠教训一下俄国人,出一出若干年來受的鸟气,这个昏暗迷惘的帝国中枢,从來都不了解真实的国际形势,
“怎样对付李鸿章大人的督战呢,”参谋长欧阳风为难地说,“如果清朝中央政府制肘,则我军和俄国人的谈判企图必然失败,”
“叫李鸿章大人來督战,糟糕了,他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扫把星,他指挥那里,那里就失败,我们千万不能让他來,”就是草根出身的张德成,曹福田,柳大风等人都对此公很有意见,“他是个大卖国贼呢,”
“对对,你们听老百姓怎样说,鸿章,就是红章,是皇上的御批,有了他,皇上保证得给人家洋人割地赔款的和约上盖红章,”
“对对,他敢來,咱就揪了他的脑袋,”一脸江湖气的雷厉大腿一拍说,
栗云龙阻止了他们的实话实说:“老李子还是挺有本事的一个人,就是胆子小,量他來也做不了多大的事情,掀不起多大的风浪,貌似历史上他到明年就死了死了的,嘿嘿,咱犯得着跟一个死人计较吗,”
“明年就死,军长大人不仅懂得天文地理,还能掐会算吗,”老义和团的一帮兄弟一个个仰望着栗云龙,对他敢放言中堂大人之死,又怀疑又敬佩,
“当然,他要不死的话,老子请大家到奉天城最豪华的,,,,,,对不起,沒了,俄国人的火烧沒了,咱就到吉林长春城去大宴三军吧,”
“好,军长说话要算话啊,”
“对,军长,你要是说话不算话,我们可不依你,”
会议很快结束,实际上是扩大会议,给大家一个心理准备,尽管和谈是希望,可是,备战是必须的,军长政委才是决策的核心,他们的态度已经明朗,在年前,暂时不在吉林前线对敌作战,极力寻求和平的途径,毕竟,中国新军的弹药物资太匮乏了,如果能通过外交途径就结束战争,是再便宜不过的事情,事实上,也可以借这机会休整部队,训练部队,提高其军事素养,政治素质,逐渐将这支军队彻底地控制起來,成为一支先进的,革命的军队,将來和清廷的战争危险性很大,不把部队彻底地培训起來,到时候可就后悔莫及了,
在中国新军频频向俄国远东地区的官员,将领,以及国际关系的渠道表示和谈的诚意时,内部的军事整顿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军事上的技能培养是必然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新军被灌输了许多新的思想,因为时机不到,和清廷的矛盾还不到激化的时候,许多提法还很隐蔽,比如说,根本不提清廷的腐败无能问題,只谈栗云龙,赵政委等一系列新军将领的聪明才智,英勇善战,大肆宣扬他们的丰功伟绩,实行典型的个人崇拜,政委和龙飞两人牵头,在军中开始了一轮崭新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一,爱中国,第二,爱中国新军,因为他们是拯救中国的主力,是中国的脊梁,第三,要爱护长官,栗军长是中国千年不遇的名将,他的话绝对不能违反,谁违反了他的话,就会犯错误,沒有栗军长,中国人就沒有出路,一句话,栗云龙军长是中国的大救星,
赵政委的年龄,虽然沒有很清醒地经历新中国历史上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那时他还是儿童时期,有感性的经历,却沒有更深刻地观察和思考)可是,一旦联系到当时美苏夹击,举步维艰的国际环境的极端恶劣,就不得不对毛主席的那种看似非理性的严厉做法加深了理解,个人崇拜在非常时期是必要的,是凝聚中国人心的旗帜,所以,尽管栗云龙本人都对政委在军中的许多提法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可是,政委照样做着,而且变本加厉,一个月的整训下來,几乎每一个部队都做到了在操练前后,先向栗云龙军长表示决心和忠诚,
“栗军长,我们绝对不会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我们一定好好训练,做人民的好士兵,做您的好弟子,”
“栗军长是我们的大救星,”
这种极端的做法沒有在军队中遭到任何不满和抵制,事实上,大家心里就是这样想的,也有参谋长欧阳风等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和担心,主要还是为了中国新军好,
在政委的推动和启发下,各部队的军官们还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的做法,以至于有的士兵公开问军官,说栗军长什么时候坐龙廷,
李鸿章总督虽然被清廷任命为钦差大臣,东北三省,满洲战区的观察使,负有全部的节制和指挥权利,他却沒有及时地出征,而是赖在广州,借口身体有恙,迟迟不起程,害得清廷一再发电报催促,“李鸿章这是怎么了,”皇帝在行在忍不住发了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