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章,山炮发威(1 / 2)

加入书签

山炮手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炮弹压上了。可惜。还來不及发射。就遭到了俄军高层碉堡的攻击。居高临下的俄军用精确地射击给中国炮兵部队惊人的杀伤。

一个个炮兵战士倾倒在雪地里。要么迅速死去。要么痛苦地辗转反侧。

掩护的步兵迅速还击。但是`。由于位置不佳。效果有限。

把山炮推到前沿进行打击。实在过于冒险。尤其是推进到敌军的步枪射程之内。更是危险。战后。段大鹏师团长进行了自我批评。

不过。一面倒的形势迅速改变。山炮打击的方向是正面敌人的高层石堡。九门山炮对付敌人四个高堡。遮拦三百多米的突破线。

后來。这种打法被承认。固定。程序化。而成为中国军队在远距离奔袭以后的特有攻坚方式。

山炮后來也逐渐被淘汰。用上了奉天军工企业生产的迫击炮。这种携带方便。重量有限的炮火。可以放在战马的背上驮走。而良好的曲射方式。可以打击敌人后方的部队。据点。特别是对付他们赖以凭借的坚固工事。

敌人的高层石堡垒无疑义是阻挠我军进攻的巨大障碍。东线军队的人海攻击中。牺牲在敌人高层堡垒枪弹下的战士占了很大比例。

由于地势的不同。有所掩护的东线部队采取了强攻的方式。步兵冲锋。火力掩护。步兵冲到了敌人碉堡前。用手榴弹消灭残余的敌军。从后面渗透和攻占敌人的堡垒。甚至。从地下通道去攻击渗透敌人的高层碉堡。

而西线则采取了直接拔除敌人支撑点的办法。山炮部队是其战术实现的重要节点。

两门山炮先后完成了炮弹填装。调整角度。炮兵们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地观察和调整位置。目的是精确打击。节省炮弹。

第一发炮弹在北面的一个敌堡上爆炸。可惜。只炸掉了敌人的几片碉堡石块。弹着点在碉堡外面的墙壁上。偏离了中心。

不久。中国的山炮部队开始了持续的攻击。一发又一发的炮弹掠过天空。窜上了云霄里。然后。再优美地落下來。

老坦克兵方程新是这支部队的临时指挥官。他欣赏着炮弹的降落。幽默地说:“太逊了。要是周星星大哥的那一个如來神掌在的话。一巴掌拍下來。一切去休。”

新兵们听不懂他的话。但是。连续三发炮弹走空。并不能说明山炮的攻击能力失败。第四发炮弹终于发挥出了足够的威力。象周星星的如來神掌一样。从天而降。狠狠地砸到了敌人的高堡里。

虽然以那样的炮弹。去彻底摧毁敌人的碉堡简直是痴人说梦。可是。要用弹片去消灭敌人还是很有效的。只这一发炮弹。高层敌碉上最为疯狂的顶上射击就完全停滞了。

“继续射击。”山炮的威力。被这群无可奈何的部队发挥到了极端。要是有了巨型的攻城重炮。要这些玩具式样的山炮什么用。可惜。缴获自俄军的野战大炮实在太沉重了。这里又沒有公路和铁路。只能靠着最原始的人推马拉。难以行动。

山炮逐一干掉了敌人高层碉堡的顶上敌人。又逐步地移动。去攻击敌人的射击孔道。其实。要是有大炮能够平射的话。俄军的工事简直就成摆设了。

山炮沒有彻底改变敌人的抵抗力量。但是。却消灭了很多敌人的射击孔。崩起的石块将其堵塞。炮弹片将敌人击伤。有的则是将敌人吓阻。被迫溃退到了堡垒以外。

山炮。就象一群野猫。虽然小得可怜。毕竟属于猫科动物。处于食肉动物的阶层。对许多动物來说。都是可怕的梦魇。

正因为山炮的作用。西线部队的第一师团受到的总损失远远小于东线二师团的作战。

用了三十分钟时间。西线部队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被消灭了据点的俄国军队前沿陷入空虚。中国步兵毫不费力地在行军间占领了敌人长达三百米的封锁线。实现了撕开敌人防线的既定方针。

至此。一师团的步兵攻击集团才充分展开。第一个营占领阵地。向两翼扩展。从背后兜击敌人。后续的连队。营团规模的大部队源源不断地由缺口处杀进。

总计在西线的突破战中。沒有激烈的作战行动。几乎沒有步兵的冲锋。只有火力的消耗和比拼。中国军队凭借着山炮和机枪的火力占据了优势。

前锋敢死营总编制为五百人。牺牲六十九人。受伤二十一人。损失达九十人。约五分之一。山炮部队损失二十二人。其中牺牲十人。步炮兵合起來。战死七十九人。伤员三十三。总数为一百一十二人。

西线部队迅速前进。占领了敌人阵地。巩固突破口。接着。向着第二道俄军防线进攻。

俄军在外围到四平的核心战地之间。有三道封锁线。当然。第一道是主要的。其余两道的工事比较简单。因此。跃入了新战场的中国军队如鱼得水。犀利无比。

俄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因为突破点的撕扯而崩溃。担心后面中国军队通过战壕的渗透來包围攻击。他们逐步理智地放弃了阵地。开始收缩。

问題是。在收缩的过程中。中国军队紧咬不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