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章,邂逅敌军步兵旅(票!)(1 / 3)

加入书签

但是。中国军队的喜悦沒有能维持多久。很快就被眼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南半城市还保存得不错。可是。北半部分。已经面貌全非。到处冒着呛人的硝烟。燃烧时发出的黑红色的火焰。木材在火焰中不时的爆裂。房屋开始动摇。弯曲。有的轰然倒塌。夜幕。因为迅速燃起的大火。被辉映得一片明亮。

俄军不见了。街道上。只有三三两两倒毙在墙角的尸体。揪起來一看。黄种人。脑后大辫子。身上乱七八糟都是血窟窿。有的双手反绑。有的肚子剖析开。内脏完全流淌到地上。还有的脑袋被砍掉。和尸身相距很远。绝大多数都是男人。有的脸部被破坏得相当严重。还有的被大卸八块。有一个男人的嘴里。塞着他的生殖器。还有几个男人。倒卧在一片石块间。脑袋被砸成了血葫芦。根本难以区分。

也有女人。前后所见能有三十多个。年龄都偏大。被残害前恐怕都遭到过非礼。有的衣服还暴露着撕裂着。

所以见到了北城的中国军队都义愤填膺。他们试图从尸体堆里寻找幸存者。沒有。尸体已经冰凉。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酷气候下。即便沒有杀死。单单在雪地上堆放冻上一些时间。好好人也能冻僵了。

俄国人在撤离之前。进行了大屠杀。

腥风血雨在哈尔滨城里弥漫。随着火焰的烟尘久久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告诉人们。敌人的残酷。战争的罪恶。

汉可连队和其他先锋连队紧急进入了救火行动。可是。在冰天雪地中无法有效取得水源和工具。只能操起随便什么东西。扑打火焰。效果甚微。哈尔滨城里的房屋结构多是木建筑。燃烧起來很快。幸好沒有多大的风。要不。早就一把火烧光了。

在火光中。幸存的百姓狼狈不堪地奔逃着。哭喊着。尤其是孩子高亢的哭声。令人难忘。

段大鹏师团长得知了北城的形势。立刻调集更多的部队迅速进入北城。在南城的军队。也动员百姓们拿出取水的器材。军民一致。经过整整四五个小时。总算把火势控制住了。到第二天天明。约七点钟光景。火焰完全被扑灭。

哈尔滨城在一片火海中。涅磐新生。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俄国人的用心实现了目的。利用大火焚烧來阻止中国军队的拦截行动。使自己顺利逃脱。就是负责断后的那个步兵旅。也几乎沒有和中国军队有大的交战。损失微乎其微。

但是。得意忘形的俄军旅团长却沒有预料到。他的这一场大火。放任甚至唆使部下的屠杀行动。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极大分开。也为他们最终的覆灭奠定了群众基础。

中国骑兵旅的数千骑兵展开了追捕。但是。沒有及时追上敌人。敌人的师团主力在波波金科维奇中将的率领下。折向西北。中国骑兵旅遗憾地以正北面为追赶的主方向。错误的决策自然沒有正确的结果。骑兵旅的少将旅长马鸿溪往北一直追出八十多里。才愤愤不平地转回來。

然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可能真的是经验之谈。骑兵旅的一个后置营约五百多名官兵在跟进时迷路。偏离了主方向。转回來时。居然碰见了一股敌人。俄国步兵的大队黑压压一片。正排成混乱的队列。乱七八糟地往西北方向撤离。毫无疑问。中国骑兵营立刻就咬住了敌人。狠狠地攻击。战马嘶鸣。铁蹄飞扬。践踏得皑皑的雪原一片狼籍。

在宽阔荒凉的雪原上。沒有一丝的遮蔽物。倾斜的山岗上还回荡着东北虎震慑人心的怒吼。狼群的哭嚎也叫人心惊肉跳。寒风骤起。吹拂得雪花漫山遍野地倾撒。让人难以睁开眼睛。

“兄弟们。前面就是俄国的败兵。我们冲啊。抓住他们。或者把他们劈成木头。”骑兵营长简短有力的动员着:“这是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谁是英雄。谁是孬种。在战场上见。军长说过。人固有一死。但。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兄弟们。面对敌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用实际行动來告诉别人。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中兴事业而死。伟大。光荣。无比光荣。”

“中华民族的男人们。给我上啊。”

骑兵营发起了骁勇强悍的冲锋。只有二百多米的距离。还是天刚破晓。俄国人自然惊慌失措。也给了骑兵营一个良好的攻击时机。当骑兵闪电般地冲到了跟前时。俄军才有十几个士兵把枪压上膛。天气实在太冷了。俄军士兵都把步枪背在身上。抄着手。更多的人手里挥舞着鞭子。驱赶着队伍中夹杂的其他人群。他们根本沒有预料到会有战斗。特别是在凌晨。天刚放亮。

要不是厚厚地积雪迟误了战马的速度。估计不消三五分钟。俄军的脑袋上就会飞扬起中国骑兵的马蹄。当然。绝大多数还是俄国人贡献出來的品种不错的战马的。

在枪声中。最前面的五个中国骑兵先后被击中。栽倒马下。有的被后來的战马践踏而死。有的挣扎几下。就沒有了动静。

必要的损失是必须承受的。这就是骑兵的命运。接着。一旦进入接触战斗。就成为骑兵锋芒毕露。所向无敌的天下了。顾不得压上第二颗子弹。其实骑兵的冲击速度根本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