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八章, 山寨就是创新(2 / 3)

加入书签

于袁世凯的义子。所以。对他的喝斥也不恼怒。只是躬身而退。

这时。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已经正式该名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广新军。栗云龙的东北新军。成为中国三支主力的新式军队。时任北洋新军襄办大臣的铁良也在座。他担忧地说:“袁督和栗云龙八拜金兰之义。乃强藩私下交接。如给朝廷知道。恐将成为别人攻讦之实。以卑职考虑。还是给朝廷自辨一番为好。”

铁良和比之袁世凯的职务。只是稍逊半级。更有监督之意。所以。老袁也不敢怠慢。他看得透彻。要想保证官途顺畅。只有打通满清权贵关节。故而对庆亲王等人是不遗余力宝结讨好的。对铁良也不例外:“多谢襄办大人提醒。这事体我早有电报给皇上老佛爷上奏了。”

栗云龙回到了奉天。先去视察了兵工厂的工作。顺便提到了这件事情。欧阳风参谋长立刻笑道:“军长。那一定是老袁派遣的人來捣乱呢。”

“我太知道了。即使不是派遣的官兵假办。也一定是他指使的黑道混混。他一撅尾巴我就知道他拉的什么屎。敢跟咱们瞎闹腾。那不是自己找抽。”

“老袁太刁滑。和他打交道。千万小心。”

在欧阳风的带领下。栗云龙认真地视察了五大兵工厂。一连忙碌了五六天。

此时的中国东北所有兵工厂。已经发展到了五个。分别建立在奉天城外两个。鞍山一个。本溪一个。抚顺一个。各有生产的侧重。每一个兵工厂也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当然。说是研发。其实不然。都是真正的山寨。盗版活动。由老坦克兵为主导的科研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苦心研究复原一些可行的常规武器。而正常的生产则有专门的人來主管。奉天城西的第一军工企业主打的业务是枪械类。他们不仅生产了大批的机枪。以每日二十挺的产量进行。连同每日一万发的子弹生产。还加紧进行新的枪种生产。重点是普通装备的冲锋枪。精确打击的远程狙击步枪。

“军长。您看情况怎样啊。”欧阳风不无得意。

栗云龙也非常高兴。能够在一穷二白。空空如也的基础上只用八个月时间就在奉天城建立一个这样规模的军工`。确实不容易。

“你们的机器都是自己研制的。”

“有的是。有的不是。主要的东西都是进口的。德国人还算不错。”

“不是德国人不错。而是他们需要我们。他们也是远交近攻。让我们來对付俄国。你看。现在俄国大败。德国人的东线威胁完全排除了。他们花费这点儿破机械。已经朝值得了。”

从克虏伯进口了一套机枪“生产线”。也就是全部的生产技术和工作母机。花费不菲。欧阳风介绍说。德国人非常精细。不仅在工作中对操作原则的刻板遵守。就是对购买的过程也非常挑剔。总之。他们刁难了很多。价钱上也沒有多少便宜。中国新军自己出面购买的。因为打电报催促甚急。在德国参谋本部的压力下。才得以在四个月之内将这些机械海运到了中国。从营口北运。经过安装调试又是两个月时间。现在。这里不过刚刚开始生产。

中国人为了这些机械。支付了大约五百万两白银。对于急剧扩张中的中国新军來说。这当然是一笔巨额的款项。不过。他们用了缴获的俄国卢布抵挡了其中的一半还多。另外。用三辆未加破坏的坦克作为替代。

在坦克出口的时候。虽然未加破坏。却也经过了技术处理。将许多现代新技术的东西都取下弄走了。只要补充了柴油。这些坦克是能够行动的。为此。还专门让留在这里的德国将领鲁登道夫亲眼观看。然后拍发电报。德国皇帝。首相。参谋本部的军官集团。对这些坦克非常感兴趣。大笔一挥。终于为中国购买的许多机械放行了。

这个兵工厂的冲锋枪研究项目。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职业军人的枪械常识。那是沒说的。经过一番失败经历。他们很快就画出了图纸。进行了实验生产。然后。生产出了样枪。

栗云龙对冲锋枪项目最为重视。因为中国军队还是以陆军为主的。陆军的火力持了炮兵部队以及延伸出來的坦克部队。自行火炮部队等等。主要的步兵火力就是机枪。但是。机枪的缺陷是沉重。搬运困难。需要人手太多。这时候的机枪还是水冷式。戴着那么大的枪套。笨重异常。所以。单兵火力的加强至关重要。部队以AK---47冲锋枪的样式。加以中国目前装备的95式和威力较大的56式的基本情况。综合考虑。研制了山寨版的01式中国冲锋枪。突击步枪。自动步枪。班用轻机枪等。一个完整的系列。

这时候的设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尽量“现代化”。模仿现代兵器。争取有同样的效果。要知道。一个会使用步枪。冲锋枪的人。和会知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境界。就象会上网玩游戏和会知道计算机是两码事一样。中国坦克兵出身的新科学家的知识文化水平也并不多高。他们可不懂得多少高深的物理知识。只是按照回忆和基本原理的推测。因此。想要他们能够多么迅速地制造出來。是困难的。不过。事在人为。沒吃过猪肉还沒见过猪跑。这些兵哥哥也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