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七章,江边遭遇战(1 / 3)

加入书签

尽管这一次冒险北渡黑龙江。侦察小组的战果辉煌。非常令先锋团满意。也使随后赶到江岸的徐竹师团长非常兴奋。王智连长还是沒有象苏明支队长那样青云直上。反而被连降两级。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少尉班长。只有在特战部队的级别还勉强保持。

中国先锋师团司令部以滥杀无辜和随意抢劫暴力俄罗斯妇女为由。实施了对王智小组的严厉制裁。还将他们的违反军纪的胡作非为行径通告了全军。

中国新军是一支仁义之师。绝对反对侵害和平居民和无端地攻击不必要的敌人。

当然。对这一点儿。就是徐竹师团长都未必肯完全赞同。但是。王智小组的丰功伟绩实在太过惊人。渡江侦察兵的英雄形象一直传到了军部。让几乎每一个中国兵都耳熟能详。津津乐道。震怒中的政工干部最高层决心执行军纪。开办军事法庭审理此案。多亏了军长栗云龙亲自出面。才将这次侦察兵的非主流行为的过失处理。降低到了理性的地步。

按说。碰到了这样倒霉的事情。王智连长应该很沮丧的。非常痛苦的。事实上却相反。他很得意。很快活。见了人就臭美。压抑不住内心的贼兴吹嘘自己如何如何英勇无敌。对某些不堪的细节。也侃侃而谈。视为辉煌的阅历。

素质。刚从地地道道农民转变过來的新军官兵的素质亟待提高啊。

亏了那些个被捕获的俄罗斯妇女了。先锋团要求将这些人送往江岸对面。可是。又怕干扰了整个渡江的计划。只能搁浅一段时间。等后來渡江以后。俄罗斯人跑光了。她们只能被留在中国新军的部队中。暂时做了卫生兵。为官兵提供家政服务。再后來。她们毫无例外地被婚姻关系融合进入了新军的家属系列。

第二天。先锋团的团长汉可。也就是此前一年的一个小小战士。现在已经神奇地升空。成为一个中级军官了。一个人只要勇敢。不怕死。在战争年代。除非运气太坏挂得太早。一般都应该有好的归属。新军部队大整编时。他从段大鹏师团转移到了徐竹师团。又被派遣为先锋军。他感到了莫大的荣幸。中午时分。就带领先锋营的一个连队。乘坐匆忙编制起來的木筏渡江了。

“团长。您就不要过去了。我们第一波去吧。”营长担心地说。

“怕什么。这黑龙江里还有大老鳖吃人啊。”汉可笑嘻嘻地跳上了木排。但见江岸一大片木排。大小船只。很震撼。

“第一波渡江。毕竟有危险啊。”

“王智连长不是说了。俄罗斯人根本就沒有任何防范措施吗。他们还端掉了敌人的堡垒和驻军。要是不乘胜前进。就太可惜了。”

第一波渡江的部队有一百五十余人。驾驶十艘渡船。二十个木排。外加五十名船员。从江面上看起來。也很有气势。

在途中。唯一的麻烦是一个大木排捆绑的绳索断了一根。造成了险情。好在战士们努力。渔民出身的船员能耐。终于化险为夷。有惊无险地通过了。

渡过江岸的先头连队。迅速占领了周围的一大片地区。然后。放船员回去。运载更多的官兵。

事情突然出了意外。

一队俄国骑兵猛然间出现在汉可的望远镜子视野里。骑兵的数量之多。令人费解。

“俄国人來了。立刻准备战斗。”

一个连的部队展开了散兵线。呈现半环的扇面姿态。八挺马克沁机枪架起來。子弹帆布带压上。射击手和助手严阵以待。其他步兵则手持冲锋枪。打开了机头。等待着敌人的进攻。

三百多名俄国骑兵是最先赶到江岸渡口边的。他们竟然就是欧洲部分抽调东來的谢戈列夫大将带领的部队。大将率领一部分主力自铁路开向海参崴。其余部队则分路进击。加强边境地区。恰巧的是。这一天。其先头部队部队抵达了黑河附近。

王智连长被修理的原因还有一条就是。侦察不细腻。忽视了敌人骑兵主力到來的重大隐患。也正因为此。被狠狠处理的王连长沒有了任何懊恼之处。

俄军沿着黑龙江向下游巡视。很快就发现了这里的异常。立刻怪叫着向这里杀來。骑兵的铁蹄践踏着干硬的石质土地。也迅速地席卷了江岸边的沙滩软泥。沒有灰尘扬起。但是。他们的气势照样非常惊人。骑兵的速度和矫健的姿态。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比其真正的打击力更加有威胁。

好几个新增加的中国士兵是第一次登上对俄的主战场。他们面色苍白。嘴唇各各颤抖。好象寒冬腊月被塞了一嘴冰块。

有一个士兵尿了裤子。转身就跑:“毛子來了。”

沒有任何掩护体的步兵针对骑兵的抵抗。如果沒有足够的火力的话。他就死定了。骑兵的声势可以吓死人。马刀可以砍死人。铁蹄也可以踩死人。骑兵飞速地冲撞而來。裹携着腥烈的江风。密密麻麻。高举着马刀的俄罗斯骑兵怒吼不已。连绵不断。

“毛子给咱送马來了。咱可不要客气啊。”

汉可团长咬着嘴唇。故作姿态地轻松说道。

真的是这样吗。骑兵呀。三百个看起來就是呼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