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章,撤军(1 / 2)

加入书签

栗云龙的意图是等待。等待着俄国的新锐兵团前來进攻。然后。就是大军云集。主力决战。可是。等了几天。还不见俄军的主力。经过审问俘虏。才得知谢戈列夫大将很明智地将部队收缩到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一线。远远地躲避了和中国新军的接触。避免了决战的可能。

栗云龙很着急。如果不能有效地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则此前的一切努力。都沒有多大意思。他秉承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传统思想精髓。认为。只有人才是战争的根源。至于土地的获取。是其次。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第一目标。占领敌人的领土是次要的目标。

不仅是战略思想的冲突。栗云龙还担心着一个问題。西伯利亚的天气极为严寒。尽管中国新军中有许多是东北地区招募的兵员。还是难以充分地应付即将转寒的天气。在十月份。就需要将部队回撤了。一九四一年冬天莫斯科城下德军失利的教训给栗云龙留下了深刻印象。天气。如果天气提前寒冷。对缺乏冬装准备的中国新军來说。将是一场灾难。

在十月十一号。中国新军的军部忽然向各部队下达了一个令人费解和震惊的消息。哦。是命令。要求各师团务必在五天之内就迅速集结部队。转而南归。回到中国境内的各个相应指定地点。其中。六大陆军师团分别进驻的地点是。第一师团段大鹏部。屯黑河镇。第二师团张德成部。屯逊克镇。第三师团曹福田部。回屯富饶镇。四师团徐竹部队。回归嘉荫城。第五师团孙武部队。回太平沟。兴东一带。第六师团白强部队。驻守同江城。各师团的间距三百里左右。沿着黑龙江的江岸布置。守卫从黑河到同江城的上千里江防线。同时。向俄国人民革命军建议。南撤到黑龙江以南的街津口。勤得利。八岔。抚远等地。守卫中国黑龙江岸自同江到伯力一线约六百里的防线。

军部要求。各部队不管有怎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也要在十天之内完成撤军任务。至于在中国黑龙江岸的防守驻扎地点的安置。可以适当缓和。但是。撤军任务。必须完成。否则。军部将采取严厉的措施。

消息一出。举军震惊。尤其是段大鹏等人。非常不解。中国新军的阵势。实际上分为三个部队集群。从西到东。分别为三个新军师团的A集群。另外三个新军师团的B集群。最东面的俄国人民革命军。称为C集团。军部驻扎在黑河镇。与第一集群最为接近。所以。作为预备队的段大鹏师团整天无所事事的。段大鹏一急。就骑上战马。疾驰了十个小时赶到了军部。晋见了栗云龙。

在黑河。中国新军大兵云集。威武雄壮。官兵來來往往。整齐有序。不仅有军部的直属警卫部队。还有两个炮兵师团和一个骑兵师团的大部分。足足有两万五千以上。相当于出征的陆军基本师团的两个。

“呵。城里挺热闹啊。”挥舞着马鞭。段大鹏放松了战马。一路溜來。颠簸得厉害。屁股都隐隐生疼了。

身后有十几个骑兵警卫。还有一个排的警卫部队尾随。一个师团长。其实人前马后。簇拥來去。挺牛皮的。

“真热闹。师长。”

“就是市面上物资太短缺。要是搁以前。卖东西的还不把街道堵截实了。城管不來他们就是不走。那个路啊。难得。。。。。。”

“师长。城管是干什么的。卖东西的能那么多吗。都卖些什么。师长。您以前來过这里啊。”警卫排长好奇不已。

段大鹏翻了翻白眼儿。穿越前的事情。怎么能跟他们这些近代人说得清楚呢。

“你是不是中了俄国风了。出口就有这么多的鸟语啊。”假装训斥。趁机蒙混过关。

在军部。段大鹏得到了超级的礼遇。栗云龙正和炮兵师团的师团长龙飞在聊天呢。两人一见段大鹏到來。喜出望外。赶紧欢迎。把段大鹏得意得合不拢大嘴片子。

“军长。我们怎么不继续打下去啊。怎么沒打过瘾就要回撤。您看。我是预备队吧。连个俄国毛子都沒捞着就拐回家啊。您看我这张老脸儿往哪里搁。”段大鹏见门就发牢骚。

栗云龙哈哈大笑:“你真不想撤。”

“是啊。我老不想撤了。”

“那是为什么。”

“我刚才说了。就是想打几仗。败败火儿。”

“去你老婆的狗头。别人不知道你的败下阵來。我还能不知道。你是不是见其他部队拼命往家里送俄国大姑娘心里不平衡。”

段大鹏也笑了:“还真有那么一点儿。俄国妞儿的那个壮实劲儿。真叫人眼谗。”话音刚落就转而严肃:“可是。军长。我如果这样的话。也太叫人小瞧了吧。我们师团的军官们的意思是说。我们还沒有和敌人的主力决战。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撤离。前功尽弃了啊。”

栗云龙耐心地劝导:“你好好想想。我为什么要撤兵。再想想。你是师团长了。高级军官。这样的问題以后可能要单独面对。好好思考下。”

段大鹏思考了一会儿:“不会是因为物资供给不足吧。”

栗云龙有些失望:“有点儿道理。但不是全部。也沒有抓住要害。你想想。我们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