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章,国际风云(1 / 3)
中国军队向天津一带临时驻扎的各国公使团庄严地宣告了从俄国撤军的消息,并且宣称,这是对俄国沙皇以及其高层不能理智对待现实的惩罚,如果俄国还不能尽快地回到谈判桌子上來,则中国新军的主力将再一次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那时,将彻底摧毁俄国在远东的生存机会,中国新军是一职仁义之师,绝对不贪图别国的任何一寸土地,但是,也绝对不允许别国侵占着自己的土地不还,而且,新军的原则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凡是敢于侵略中国并且造成了损失的国家,必须为自己的莽撞和野心付出足够的代价,
中国新军发言人再一次严正地敦促沙皇,理智地面对现状,检讨罪恶行径,低头认罪,向中国人们赔偿,
新军还把这一`次越境作战的性质界定为,第一次对俄自卫反击战,
消息随着电波传到了天津,也经过各公使迅速传到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即使在媒体的发达程度很有限的时代,各国也迅速地感知了在中国,在俄国,在远东地区的重大局势变化,
各国的反应都非常谨慎,列强的主流报纸沒有象往常一样一边倒地支持俄罗斯,而是比较中立地客观评论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关于领土的争端,现在的局势等等,媒体的关注点有两个,一是中俄两国实力的对比上,大家都惊讶地看到,中国新军那巨大的实力,不可阻挡的攻击,尽管当时中国新军沒有邀请各国的记者來参观战役的进程,公布的许多消息还是引起了各国的广泛猜测和推理,毫无疑问,中国军队将俄国人震慑了,俄国军队数十万人龟缩在草原和大沙漠的后面,不敢和中国军队接战,中国军队横冲直撞,大肆践踏以后,又顺利地返回了,其二,中国军队非常理智,沒有凭借着强大的力量去远征俄国的欧洲,而是见好就收,令人费解也令人难忘地作出了高姿态,沒有贪图俄国的领土,这让所有的国家都大跌眼镜儿,
英国的《泰晤士报》头版头条以罕见的黑色字体招摇着读者的眼球:中国军队全面击溃俄军,凯旋归去,在内容里,很详细地采纳了中国军部的官方发言人提供的许多消息,中国新军的消息都从驻节天津的政委赵阳刚那儿传开來的,那里还有一个专门解释此次战争的情况汇报,一个发言人小组,耐心地向各国外交人员讲述战役的全过程,
有资深的记者评论道:中国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可怕,不仅在几个月前击溃了俄国陆军最大的集群,歼灭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还乘胜前进,进入俄国境内,扫荡了大约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尽管中国人宣称自己是仁义之师,可是,我们可以推测,俄国人的损失必将十分重大,实际效果显示,中国军队,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最起码,也是最强大的陆军国家之一,而且,这次作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中国新军的坦克沒有出动一辆,这一点儿,在俄国方面还沒有得到证实,
中国军队乘胜前进,却主动撤退,不占领俄国的领土,这种纯粹基督徒的虔诚做法令人迷惑,因为,实际上,从地理大发现,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到现在地板几百年间,旧世界的人们始终以狂热的心情來对待新出现的广袤地域,于无比旺盛的征服欲望來接收新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人的举动令人费解,可是,又令人赞赏,我们真不知道,东方古老国家的思维和我们有这样重大的不同,
还有许多其他报纸,都在大篇幅地介绍着中国新军的赫赫战功以及仁慈地凯旋,在字里行间,一向痛恨黄种人,蔑视有色人种,自栩天下第一,欧洲文明中心的英国绅士们,透露出对中国军队强悍战斗力的深深恐惧,还有疑惑,许多评论员文章在猜测着中国军官的逻辑,构思,还有很多人将问題归结为中国皇帝光绪的性格温和,或者是西太后的软弱继续,因为凡是有这样雄厚势力的国家,都沒有理由撤军,
因此,有人开始怀疑,说中国军队的越境作战是否有效果,甚至说他们大败而归,为了掩饰战败的悲剧,恬不知耻地吹嘘战功,反正这样的情况,以前的中国军官也经常干,就是别的国家,欧洲的某些战地军官也不是不谙此道,
总之,在基本确定中国军队胜利的潮流下,英国媒体充满了对中国的猜测,怀疑,争论,因此,唐宁街甚至决定排除新的观察团來中国,打的名义是为公使运输必要的生活必需品,
英国军方沒有发表任何关于中俄战争的观点,倾向性言论,但是,很多人都能够感受到军方的忧虑,显然,军方更加担心着中国军队的崛起,一年前在北京天津一带的惨重失败,使英国人记忆犹新,政府的公开评论非常谨慎,只是希望中俄两国能够理智地解决好现实问題,不要将战争扩大,殃及其他国家人民,
不过,英国人紧接着就大肆宣扬一个事情,在第二天的头版,宣布了一个令世界都为之震惊的消息,英国已经研制出了坦克,这里,军方的发言人非常高调地讲解英国式样坦克的各种数据参数,性能,并表示,英国军队将在一年之内就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在两年之内就列装坦克,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新式陆军国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