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晋见袁世凯(2 / 3)

加入书签

地上遭遇此等利器。我们或许还可以利用野战大炮來轰击之。或者事先以陷阱來坑杀之。可是。如果在平野地带呢。简直就是束手无策。根本无法拦截。那时。我们纵然有千军万马。也是白搭。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汗湿粘巾。此言绝不虚妄。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我可以设想。如果我北洋新军和彼等中国新军遭遇。不出两刻钟。敌人的坦克就能直冲我军中军大营。我军被分割破裂。将无以为继。就不说这一点儿。依靠我军的情报。说栗云龙部队因为油料缺乏。沒有启动。可是。他们的战略战术明显技高一筹。从对待俄军的战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优势真的无法想象。简直是不可思议。所以。我建议。千万不要和栗云龙的新军交战。”

他的话引起了一些人的赞同。也让一些人不快。一个中年须髯大汉蓦地站起來。将大腿一拍:“说什么鸟话。我就不信。他们新军就真的打败了上百万的俄国人。那绝对是吹嘘。吹牛啊。以我之见。他们能够打败十万俄军就顶天了。”

大家看看是张勋。正甩着大辫子神气。不禁纷纷摇头。

徐世昌的职务和身份最为特殊。切实。他不仅是袁的部下。也是助手。还是清廷在这里安插的一颗棋子。只是徐的低调。才造成了心腹部属的印象:“张将军。栗云龙部队歼灭俄军数目。即便所言有虚。也不会错误得那么多。既然能够在京津轻易拿下十万八国联军。对付较为落后的俄军当更容易些。所以。败在他们手下的俄军。不下五十万。”

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许多军官纷纷发言。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对中国新军到底歼灭多少俄军的数目进行了猜测。矛盾因而丛生。

“好了。好了。我都知道了。现在的问題是。怎么对付他们。”袁总督的水平就是高些。脸上又开始了淡淡的笑容。好象十分自信。已经将中国新军吃定在手里一样。“莫说区区十万东北新军。就是普天之下。能够如我北洋新军这样强悍的军队又能有几何。诸位多是百战劲旅。或者是外国留学归來的精英人才。比栗云龙那些來路不明的野小子还能不如吗。栗云龙部战胜俄国大军一事。原因多多。我等已经有所会议。多番推测。考究其原因了。本番会议。主題要义不在争论辨别。而在确定新的防范对策。本帅希望列位将军能够体察秋毫。明辨是非。拿得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方略。”

虽然话是那样说的。老袁的心里其实早已算定。要想对抗中国新军。必须招兵买马。扩军备战。钱儿的方面虽然困难很多。可是还不最大的难点。最最令人伤透了脑筋的是武器弹药不足的问題。因为八国联军的仇恨。列强都不愿意卖武器给中国。实行沒有封锁名义的封锁。只有德国和东北的中国新军因为利益上的共同性。有过一些合作。袁总督要实现扩军三万。远期八万的目标。距离还差得很远。原來坐落在天津的北洋武备学堂早就散了架。最早由崇厚老兄弟筹建的天津机器局转手來去。在八国联军的扫荡下。残缺不全。难以再维修生产。何况。天津一带的矿藏几乎等于零。沒有资源。沒有钢铁厂家。沒有技术。只有便利的海运在列强的封锁下空空如也。老袁总督的境遇真的应了那句话。叫做。望洋兴叹。

“只有依靠举国之力。”有人推卸责任。

“不妨阳示以好。阴奉以敌。等待时机。”有人献以策略。

“大帅。我觉得。栗大帅为人忠厚平易。不会逆反国家恩惠。绝对不会做出伤天害理。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我们无须警惕。”有人自欺欺人。

“大帅。我觉得。我们这样很危险啊。一旦栗云龙等知道我军敌视彼等。反过來攻击。则大局堪忧。”有人担心。

“卑职觉得。最好用曹操的故事。是最方便易行的。”有人突作惊人之语。大家慌忙问他详细。他娓娓而谈七星宝刀某董卓的演义事情。引得众军官摇头叹息。

正在他们苦苦思索。寻求良策之际。外面有人推门进來。附在老袁的耳边悄悄话。众军官不明底细。心里暗暗猜测。

“好了。诸位继续商谈。我有事先去了。”袁世凯來到了外面。在客厅接见了政委和他的随从。

一番礼仪。宾主寒喧。政委向老袁介绍了中国新军的经济代表。黄凯。

“请问贵官既然为栗大帅亲自点差。必然有重大事宜。就请明示。”老袁倒也客气。礼貌上沒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我和你们家栗大帅是兄弟的情谊。生死攸关。休戚与共的。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袁大帅。我替我们家栗大帅。现在的中国新军司令员。以及全体的新军将领。官兵。向您表示诚挚地问候。栗大帅异常关心袁大帅的身体健康。时而挂念提起。特派遣下官前來探视。”

“多谢你们家大帅了。”老袁显得十分感动。双臂拱起。连连陪笑。

“大帅。我代表栗大帅。给您奉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说完。一挥手。早有随从抬进來了一个大木箱子。打开了。只见一把俄国指挥刀。一捆三棵人参。五颗荧光闪闪的巨型珍珠。

袁世凯微微侧目看见。不禁乐了:“礼物实在贵重无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