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氓之蚩蚩(二)(2 / 3)
“大帅。今天。我一來是代表栗大帅來表达对大帅的慰问。二來是解释诚意。三來。则是援助袁帅的。”
“援助。呵呵呵呵。太好了。”袁世凯见黄凯诚实肯定。心下也放宽了不少。反正两部又不到剑拔弩张。矛盾一触即发。翻脸不认人。动手掐架的地步。共同利益还是存在的。表面文章还是要做的。“多谢栗大帅的美意。不知道怎么援助我军。”
“其实说白了也不算是援助。顶多只能说是互惠互利。互相援助而已。因为袁大帅也不是那种吃白食儿的主儿。所以。恕下官直言。本次下官代表栗帅前來。商谈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军备交易。”
“嗯。本帅倒愿意听听这个互惠互利的军火交易。莫非是栗大帅需要军火。”吃白食几个字儿让袁世凯听起來了极为不爽。因此。他黑了脸色。有些郁闷和尴尬。
“大帅聪明才智。天下无双。您再猜。”
“嗯。对了。栗大帅急需银子。”袁世凯忽然觉得自己上了当。骑虎难下。猜不着委实丢面子。猜得着也不长面子。可是。要是不猜而放弃。也显得自己胆怯无能。真是十面埋伏。处处为难。只好硬着头皮猜下去。
“大帅。您再猜猜。”
“呵呵呵。你家栗大帅九曲回肠。城府深厚。哪里是我袁某人的些许心思所能猜测。还是黄特派员示下明白。”袁世凯猜了几回沒中。虽然心里痒痒的更加好奇。可是。毕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干脆老脸儿一黑。索性摊牌。
黄凯一笑:“大帅。刚才我们谈到。要天津镇大振军威。以备倭寇的海军舰队入侵。那么。袁帅肯定知道。天津镇目前最缺乏的是什么了吧。”
“我天津小镇。糜烂之地。其实什么都缺。”袁世凯嘿嘿一笑。不给重点。
黄凯笑道。“也好。那下官就告辞了。”
袁世凯只好挽留。请求他把话说完。“我等国家干才。岂能这样意气用事儿。黄特派员。你留步。”
黄凯把老袁也逗得差不多了。就说:“如果天津镇在一年之内扩军五万。则所有的枪支弹药等。我满洲新军一应供应。”
“啊。”袁世凯怎么也想不到问題会在这里纠结。“真的吗。”
“千真万确。”
“难道满洲军队就不需要武器弹药。”这是老袁最奇怪的问題。栗云龙部纵然有独一无二的坦克部队。纵横驰骋。无敌于天下。可是。普通的武器弹药难道就能够满足。还能够拿出五万件來支援自己。想想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黄凯向老袁讲述了新军在满洲的军事胜利。这些武器不是自己制造的。而是缴获自俄罗斯军队的。历次战斗所得。武器弹药不仅能够自足。更有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存货。所以。愿意拿出部分來支援直隶军。
“这些武器。都是千挑万选而來的。袁大帅请放心。等双方交接之时。一定先请贵部官员先检验了货物再支付钱款。”
袁世凯沉吟半晌。频频点头。“如此甚好。满洲军的军火可以不压库。我天津镇兵力可大大加强。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儿。”
他已经断定。此事沒有讹诈。不过。他又担心:“不知黄特派员有何条件。”
黄凯道:“大帅。公平交易。就按照市面的价格。一杆步枪三十两银子。”
袁世凯彻底地放心了。哈哈。原來担心这有多少玄机。说來说去。是來卖东西了。对。定是满洲军金钱匮乏。财政困难。哼。可笑这栗云龙。居然派了这么一个活宝。把我袁某人兜圈子兜得够呛。吓了一大跳。还以为他们耍什么心眼儿子呢。哦。庸人自扰。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想到了这个份上。袁世凯心思坦然。悠然自得。风度翩翩地额手称庆。“好。一杆枪三两银子。价格公道。本帅接受。”
“大帅。是三十两一杆。”
“是不是贵了点儿。”
“袁大帅真是个精明的生意人。”黄凯不满地说:“价钱不能少。”
“天津财政困难。军费跟更是捉襟见肘。难以支付这么大的一笔开销。”
“难道大帅要等倭寇舰队打來才能筹集起这么一笔小小的开销吗。”
“个中困难。非外人所能知晓。”
“那好。栗大帅说了。维持这个价格。满洲军再赠送天津一千枝步枪。免费。”
“这个。好说好说。”
不等袁世凯再玩新花招。黄凯又道:“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满洲新军再免费赠送天津镇机枪十挺。”
“机枪。”袁世凯浑身一震。兴奋得难以自持。要知道。现在整个北洋新军。也只有八挺机枪。还是从外国花了大价钱进口的。每一挺机枪用了老袁四百多两银子。当时购买时。心疼得老袁几乎掉眼泪。十挺机枪。那就是四千多两呢。哦。不对。不仅仅是钱的问題。貌似现在各国都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政策。就连那个整天打着哈哈的德国公使凯特林都眼睛珠子朝上。不太肯搭理了。呸。无耻小人。见钱眼开的家伙。嗯。可恨的家伙。现在就是给钱儿也不肯眼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