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章,一个山民的回忆(1 / 3)
忙于劫掠的曹师团虽然不是靠近新义州最近的渡口通过的部队。确实行动最迅速的。后续部队以罕见的速度从登陆滩点分散出击。大股汇流到了新义州的东南端。形成了一大片的占领区。
支持曹师团行动信念的主要是收获的兴奋。
“发洋财了。发洋财了。”
“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得外快不富哦。”
相见甚欢的官兵们身上悬挂着一些挨家踹户收集到的新鲜小玩艺儿。什么玉佩呀。玉环押运镯呀。金银首饰呀。等等之类。都成了滋润官兵们成就感和作战士气的动力。因为韩国北部平民也有将金银打造成首饰往身上佩带的习惯。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相若。这些重要的小动产迅速被搜刮一空。到了后來。某些官兵的身上已经不堪重负。花花绿绿象一个小货郎。连最基本的作战都受到了影响。不仅如此。还有士兵在携带和储藏物品时发生了矛盾冲突。偷窃和混杂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无可奈何之下。师团部不得不顺理成章地下令。将所有官兵弄到的物品统统上交。缴获时登记造册。以为功劳。受任于曹师团的某坦克老兵运用现代管理方式。给官兵们积分。大致估价以后划算成积分积累下來。最后。师团部统一处理这些金银小物件。按照百分比给士兵分发。
光头狗皮帽。号称仁义之师的中国新军对待国界外的人类。绝对不讲仁义。而且。被韩国北部居民深以为惧的劫掠行动。其实还是很客气了的。后來。到了日本列岛以后。那就是持续的。凶狠的。野蛮的。灭绝人性的抢劫行动了。
曹师团的行动虽然严守纪律。保证了机密性。仍然为其他各部队所逐渐知晓。于是。发洋财的活动象传染病一样地蔓延到所有的三个师团部队。连同一些警备军。辅助民兵的身上。后者的战斗力虽然薄弱。可是。干起经济转移工作。比正规军毫不逊色。
曹师团成了韩国人心目中的大灾星。幸存的韩国山民这样描述这些瞪着金子般目光的清国人。“他们就象一大堆蝗虫。铺天盖地冲过來。看到什么就抢什么。等他们走过以后。一切都被收刮得干干净净。好象这里从來就沒有人生活过的原始荒地。想要生存下去的话。就要从头开始。用石头砸石头。制造第一把锄头。”
严格说。柳传熏不算是标准的韩国山民。但是。他的生活还保持着深刻的山民习惯。狩猎的喜好。自从亲戚的渠道他从朝鲜半岛西部最大的山脉。妙香山的某一个山麓村庄入赘新义州南部的一个村庄时。他已经十六岁了。是故乡山上一个成熟的猎手。父亲给了他一把霰弹猎枪。算是对他出家为人女婿的谢罪和嫁妆。五年以后。他已经出落得身强力壮。虎背熊腰。算得上是平渡里村一个非常英俊。妇女人气很高的招摇人物。平渡里村有二百多人。柳家是一个中等富裕的人户。仅仅柳传熏这一支所在。就有十三人。
柳传熏已经在村外十数里的树林里转了两天多。在秘密的储存点。他将两只狼。三只狐狸。四只野鸡堆积起來。用小刀切割开壮硕的狼身。扯掉了狼皮。剖析开狼的肚子。将里面的肮脏物事统统掏出到封冻的小溪边敲开了厚厚的冰层。洗涤干净。然后再切成五斤重的长条。
猎狗疯狂地尖叫起來。“汪汪汪。”
他养有两条猎狗。个子都很大。一只在他身边等着吃狼的内脏。另外一只看守在储存点的窝棚里。
他沒有特别焦急。因为每到这个时候。附近村子里的一个姑娘阿欣就会來找他。十五岁的阿欣尽管已经找了婆家。还是被他的外表一眼就迷住了。几天來。两人已经偷偷品尝了许多禁止的东西。
将手洗干净。柳传熏用坚韧的藤条穿好狼肉。拖在一个简陋的木排上。象现代社会飞机场候车室常见到的那种行李箱。装载了六十多斤的狼肉。滑行得非常轻巧。
“阿欣。”
柳传熏來到了距离窝棚三十多米的山石后面。能够倾听到一个女人低声地歌唱。不用看。仅仅听着声音。他就知道是阿欣了。
忽然。周围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还有人用奇怪的声音喊叫。他不敢露头。惟恐人看见他勾引了阿欣。悄悄地将狼肉丢弃在一个枯萎树林的杂草高处。把着猎枪。偷偷地潜伏进一片乱树间。借着一些石头缝隙观看动静。
视野里。一群灰不溜球的衣服。戴着狗皮帽子的士兵正从三个方向兴高采烈地逼近了他的窝棚。每人的手里都带着枪。那种很短的。乌黑溜溜的粗管子枪。木质地。铁托。不。是钢铁质地。木托。太紧张了。那是什么枪。能打到猎物吗。那么短的枪管。能瞄准吗。能打出五十米吗。
处于专业的眼光和思维。柳传熏开始为这些人的枪械担忧。
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这些人的用意。显然。他们发现了窝棚附近正在唱歌。毫无防备的阿欣的。
阿欣确实是美丽的姑娘。洁白的棉衣套在身上都显不出一丝的臃肿。乌黑的头发包裹在竹质斗蓬里。星星一样善良闪亮的眼睛温柔可人。裙子的下摆拖到了脚面上。一些银饰清灵地叮当做响。特别是那细腻柔长的腰。怎么看怎么勾人的谗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