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九章,大军纵横驰奔(1 / 2)
两天之内。中国新军的主力军团逐渐向平壤一带汇聚。很快就集中了十万以上的人马。势力之雄厚强大。一时无匹。
栗云龙沒有过于努力地追赶日本的溃军。也沒有去找韩国士兵的软柿子捏。而是将主要的兵力。团团围绕着平壤城摆开了阵势。调动。调整。将物资分配给各部队。连天召开军事会议。
对于这一点儿。好些军官都不理解。孙武就问栗云龙:“军团长。现在为什么不集中精锐力量去追击敌人呢。敌人大败以后。士气萎靡不振。如果以少数精锐追逐之。一定能够扩大战果。获得重大胜利。”
徐竹师团长也抱有这样想法。张德成翻着白眼儿说:“对呀。日本人把魂儿都打丢了。屁股后头再抡它一棍子。保险他们半死不老活儿。不用举手都投降。”
许多军官认为。只要追下去。将敌人的主力军消灭了。这仗几乎不用再打了。
栗云龙笑着解释:“有道理。都有道理。假如我说是穷寇勿追。也是有道理的。不过。我们和敌人的力量相差悬殊。优势明显。并不在乎再战。关键是。我们要站稳脚跟。稳扎稳打。不要露出了马脚。给日本人啃一嘴。那可受不了。毕竟。日本人个个都是野兽。比不得寻常人类。就是狂追下去。特有可能获得大胜利大战果。但是。也有可能什么也捞不着啊。想想看。咱都是两条腿跑。日本人韩国人更熟悉路途。我们的坦克部队在这地面崎岖。河流丘陵密布的地方难以发挥快速反应纵队的作用。放心。他们跑不了。也不会跑的。我要是日本人。肯定会带着更多的人马來的。日本人就这德性。死不服输的民族心理在作祟。由不得你不信。”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放心了。”孙武见军团长说得这样笃定。也就点头了。
“可是。我们什么时候才继续进兵。总不能老这样窝在这里吧。”张德成焦急地说:“孙武立了那么大的功勋。我们绝对不能白來韩国一趟。”
“当然。当然。时机多的是。将來渡过对马海峡攻进日本本土。还要多有多仰仗你这为大师兄呢。”栗云龙在他的肩膀上一拍:“到时候。小倭瓜多的是。我还害怕你吃不了。”
“吃得了。吃得了。”张德成把胸膛拍得砰砰响。
孙武师团得到了良好的休整。基本上在平壤城里休息两天。然后。直接向满洲地区转移。可以回国游玩了。这一仗。打得太激烈惨痛。四分之一的部队官兵伤亡。影响是很大的。
四天以后。各部队进一步向这里集中。这样。除了回国的孙武师团。在辽东半岛一带留守的曹福田师团。丹东保卫后路的龙飞师团。保卫海参崴的白强师团。其余主力的师团。尽出朝鲜。计有。第一军的段大鹏师团。张德成师团。徐竹师团。第三军的荣美尔师团。柳大风师团。马鸿溪师团。俄罗斯民族军一个军团三个师团。中国新军的军团总部。人数达到了二十二万人。
这么多的兵力。当然不是來朝鲜半岛上欣赏名胜古迹的。也不是來做奸犯科糟蹋几个美丽的韩国姑娘媳妇们的。进行生物品种的杂交改良的。更不是带着善良的本质温和的情绪來敦促两国的友好邦交的。
“咱是來打架的。流血的。不是吃饱了撑着來兜风的。”急于立功的将领们纷纷扬扬。前來军团部请战。
“好好好。知道了。诸位都是來减肥滴。爱运动滴。那么。我们今天就召开一个真正进入主題的军事会议。來商讨下进兵的方案。”栗云龙。政委。相视一笑。
“好。就等着这一天啦。”将领们蜂拥而來。
在巨大的韩国地图上。栗云龙以长长的棍子指点着。“朝鲜半岛三千里江山。目前就尽在我等的指掌之下。大家看。”
军团的战略部署是:基本上。以第一军为南线主力。带领一个俄国师团。共计十万人。从平壤。松林。沙里院。平山。沿着阿虎飞岭山脉的西南边缘地区。正面出击。直接攻击韩国的政治心脏汉城地区。第三军大部逾越阿虎飞岭山脉。向东北地区转移。从北汉江的西岸广大平原地区。向东方向突击。直扑春川。原州。斜线东南走向。再到忠州。然后猛烈南进。占领青州。大田等地。完成对汉城敌军的包围。切断敌人的撤退道路。共计划出动兵力八万人。第三军的另外两个步骑兵混合旅团。则在适宜的时机。从太白山脉的两侧。汇集起來。加入到北线迂回包抄军团的洪流中。加强之。
栗云龙的军团部。也不会闲着。一万余人的军团部。相当于半个正规的师团。加上两个俄国民族军的师团。计三万余人。向正面前方推进。紧紧地跟随在南线的军团后面。等战场拉开了架势。再进入合适的位置。对敌人的汉城集团。进行突击解决。
这是一个完整计划。目标是。彻底兜住日韩联军的主力。于汉城附近歼灭之。正因为如此。栗云龙才不会在早几天匆匆忙忙地追逐敌人。他就是要给敌人一个中国军队进展缓慢。战斗意志不坚决的假象。麻痹大意之。然后。再以迅猛的动作。扑上去将敌人啃掉。
计划颁发以后。各师团都匆匆忙忙地准备起來。要求非常紧急。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