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闪击大军(1 / 2)

加入书签

两军持续到了九月二十一号。中国军队的战略进攻准备彻底完成。这其中。有两大方面。一是对日本军事布置的侦察判断。二是自己一方各种情况的考虑。

通过间谍部门的艰苦努力。特别是那个佐藤次郎的工作。此人已经成功地在日军中担任了日军大本营参谋的职位。三井家的势力足够强大。通过地面小分队。例如徐州平队长那一类的敢死队。空中侦察等。中国军队确信。日本的战略布置已经稳定。

在此基础上。中国军队的第二集团军。第三集团军。第四集团军。军团总部。都进行了反复判断。最终敲定了修改了无数遍的方案。虽然进行闪电战的方针沒有变化。可是。随着日军布置的不同。具体执行的路线。重点。时间。次序等。都有了详细地调整。

战役开始以后。中国军队执行的方案被称为“枭龙计划”。全军尽出。以所有的坦克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在北线地段出击。沿着太白山南麓以南一百里的崎岖地。以朝鲜人自然形成的道路。向前突击。在前进了四百公里以后。侧击汉城东北的忠州。然后绕道而行。直扑清川城以南以东。将日军的大部分。都断截在汉城周围地区。这是第一阶段。

中国军队拥有一千九百多辆坦克。与日军相当。合为一个坦克军。三个坦克师团。在一个骑兵旅和两个步兵旅团的配合下。作为第一攻击部队。他们被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打破日军薄弱的北面防线。长驱直入。而第二集团军的其他部队。总三个师团。只留下一个师团防御在原阵地上。其他两个师团。都将尾随第一攻击部队前进。他们将携带炮兵部队。加强后续的火力。自然。在物资的供应上。也应该有大量部队來做。

欧阳风参谋长。亲自上阵。担任北线攻击集团的指挥官。带领七万步骑兵。一万运输部队。一个炮兵野战师团。数个高射炮兵团。总计十二万人。成为中国军队从北面挥舞而出的拳头。或者说是镰刀。这柄镰刀。将迅猛地挥出。斫入日军的阵营。然后。在忠州和清川一带。兜住日军主力。再狠狠地收割。将汉城一带日军的重兵集团。连根拔起。彻底割灭。

这种构思。不算是什么很新奇的东西。甚至有些无耻。因为。它几乎是照搬了德国人在二战初期的西进行动。镰刀图计划。

为了击败英国和法国。绕过马奇诺防线。德国法西斯高层想了很多办法。然而天不遂人愿。一架德国飞机在雪雨迷蒙的飞行途中失去了方向。结果降落到了比利时境内。成为盟军的俘虏。乘坐飞机的德国总部高级参谋军官不得不将随身携带的德国西进战略计划拱手交上。于是。德国原有的进攻计划曝光。这才启动了新的曼因斯坦元帅制定的计划。在实践中。德军主力绕道。突破了崎岖不平的阿登森林地区。从此一泻千里。横扫荷烂。比利时。兜回马奇诺防线的背后。狠狠地捅进了法国人的软腹部。一个月后。德国装甲师团的钢铁洪流就滚滚而來。充斥了法国首都巴黎的大街小巷。

制定这样一个庞大的。崭新的进攻计划。如果真的传到了日本人和现在的德国人。英国人耳朵里。他们一定不敢相信。以巨大消耗。需要及时燃料和物资补充的坦克部队。怎么能够驱赶数百公里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呢。这时候的绝大多数德国人。英国人。日本人。就连许多中国坦克部队的军官。都沒有意识到。一种崭新的大战略方式已经形成了。

中国军队发现。朝鲜太白山脉的南部。地形和阿登一带差不多。总体而言。因为可以有南偏的平原地带的腹地。坦克部队的可选择和机动性增大了。在突破的道路上。沒有多大困难。而且。日军肯定对这一带的防御缺乏足够的概念。

为了支持坦克部队。一万名运输部队里。拥有了一千多辆汽车。装运的全部是已经炼成的柴油。汽油等。少数的也有坦克的零部件。这几乎是奉天兵工厂能够生产出來的绝大多数了。

作为掩护的飞机。中国军队将出动一千架战机。由空军第二支队司令员霍元少将亲自指挥。在张若文司令员统领的海参崴空军里。又抽调出來一批技术成熟的飞行员。驾驶一百八十架战机。加入了朝鲜战场。作为军团部一带的突击防御力量。

炮兵部队方面。一千五百门大炮在牛马骡的拖运下。尾随坦克部队前进。要是沒有足够的重火力。这些部队很难难彻底击垮日军。最起码在返回收割汉城地带的日军重兵时。这里是需要的。

在战役发起之时。栗云龙坚持将军团部预备队的一个师团增补到左翼的突破潮流中。使突击部队增加到十四万人。

严格地说。在发起这样巨大规模和深远目标的战役前。中国军队的兵力优势并不明显。在飞机数目上。日军有两千一百架。中国军队一千五百架。在左翼只有一千架。在坦克的数目上。日军有一千八百辆。中国军一千九百辆。可以说。在德国。英国等当时世界一流的富强国家的支援下。中国新军的军事优势被大大地冲淡。甚至说。中国军队在数量方面。某些已经处于劣势。

“这是一场穷人的战争。”栗云龙曾经苦笑着说。这句话。也是欧洲人评论德国法西斯西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