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八章,不怕四国威胁(2 / 2)
人民表达出应有的诚意。则我中国新军对于日本政府的更生建树。取得维持的资格条件。并不加以拒绝。”
政委说得明白。如果日本不答应这个条件。则列强尽可以调停。但是。日本沒有“更生建树”。继续活下來的资格。
列强的公使看了文件条款。不禁大哗。
美国公使:“这不是让日本举国投降吗。”
英国公使:“这严重地挑战了一个独立国家的底线。别说日本。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同意的。”
德国公使:“这哪里是停战谈判的条款。分明就是要灭亡日本的圈套。一旦日本这样做了。他就彻底地灭亡了。”
法国公使:“这条件太拽了。可惜。赵政委啊。我得提醒您。这样做。是不符合中国人一贯的和平友爱的儒家精神滴。”
对列强的反应。赵政委自然清楚:“诸位。别说您觉得条件苛刻。就是我也觉得。确实苛刻了些儿。但是。你们想想啊。我们中国新军。死了上万人。消耗了无量的军事物资。不远千里地跑到日本。难道什么也不落点儿就灰溜溜地回去。不知道的话还以为我们是满清政府喜欢请客送东西呢。要体现中国新军的胜利。要制止日本今后的侵略潜力。就必须这样做。”
美国公使极力地忍耐着:“我能体会您的心情。我美国在发展的征程上。从大西洋的彼岸向南向西扩展。也并不是靠宗教的演说來实现的。问題是。你们的条件太严厉了。应该减少些。最起码。应该让日本独立。鄙人觉得。仿造《马关条约》。适当进行谈判就可以了。”
英国公使也随声附和:“对呀。对呀。大不了就修改《马关条约》”
德国公使道:“既然中国新军接受了我们列国的调停。就应该先停止军事行动。更不要提先决条件。那样的话。调停还有什么意义呢。”
法国公使也道:“既然是接受四国调停。中国新军和日本政府。都不要提什么条件。而是首先由英美德法四国。派遣人员來监督中日双方首先停战。然后。由四国集团來提出条件。平衡中日双方的利益和观点。”
赵政委嘿然冷笑:“不错。都有道理。但是。鄙人请问。在日本特混舰队侵扰清国上海。大肆破坏的时候。诸位为什么不來调停。难道是日本沒有提出要求。还是清国政府沒有提出要求。当时。清庭向列国求援。列国为什么不置可否。”
看了看四国公使。政委又道:“我们参与调停。是给诸位面子。但是。我们的要求必须转达。我们的条件。就是参加调停的条件。否则。我们中国新军宁可自己多吃点儿苦。多费点儿力气。自己就能够把日本搞掂。”
德国公使气急败坏:“既然你们坚持了前提条件。还要我们來调停什么。”
政委道:“拜托。不是我请你们來调停的。而是你们请我们参加调停的。不要混淆是非概念。我们参加不参加调停。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考虑。你们总不能强迫我们加入调停吧。”
德国公使的脸。瞬间就红了。
法国公使赶紧來打圆场。“诸位。诸位。不要太执拗。不要急于争执一些逻辑性的东西。政委先生。我也希望。代表鄙国政府希望。希望伟大的中国新军。能够理智地。善良地同意四国的参与。给予日本帝国以合适的地位和机会。”
“这个条件就是最合适的。”政委寸步不让。
英国公使呲了呲牙:“难道。中国新军真的不把我们四国放在眼里吗。”
问題严重了。
政委淡淡一笑:“如果哪一个国家不把中国新军的利益和要求放在眼里。那么。它就休怪中国新军不把它放在眼里。中国新军并不赞同儒家的宽恕精神。而奉行的是直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