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八章,出来吧,伙计(1 / 2)

加入书签

飞机和坦克是日军的最后稻草。虽然中国军队为此付出了三辆坦克和一架飞机的沉重代价。可是。战争的最终结局已经判定了。

土肥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总部指挥所居然这么轻易地就被中国军队给横扫过去了。幸好那杆子中国大爷粗枝大叶。要是低下头來往地上一瞧。随便开一炮。这位帝国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就成了干柴烈火了。

可是。刚冒出点儿头绪。伸出脑袋的一名军官发现。对面又有中国军队在活动了。于是。他不得不向司令官报告。要求总部实行封闭。

三辆已经作古的中国坦克。将日军总指挥部的地面警卫部队冲散了。害得土肥原军团长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半地下堡垒里陷入西洋哲学家式的长考。

这就是经典的缩头乌龟。

哦。对不起。乌龟先生。侮辱您了。

还好。负责总部保卫责任的就是乌龟先生的本家。龟田大佐。他立刻气势汹汹地向柳生师团长训斥。要求迅速增援。否则。就上军事法庭见。

这一番折腾。与战场上的胜负无关。花絮。花絮而已。

可是。在日本人的传记里。就是这样的: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土肥原大将(战后被追认)坚持在指挥部作战。一直到最后一息都沒有离开那个岗位。

战斗继续进行时。

日军总部的九千余人直属部队。四个联队。基本溃败。飞机坦克地消灭。只剩下两个“丝团”主力。柳生和晴气“丝团”。

柳生部队的第一旅团。勇猛地冲锋。既然是大会战。前线又遭到了不测。使柳生先生格外焦急。一急。就使出了看家的本领:“上。统统地上。”

这是四国岛屿上的战斗中。最为罕见的一幕。日本军队的人海冲锋战术。

柳生不是什么高明的军官。在预备役里是个少佐的军衔。可是。别的蛋蛋都被割掉了。这个就漏了出來。荣耀地升任少将。不过。对于战局。他沒有别的话好说。喜欢白刃格斗的柳生出生于武士世家。柳生本人。全名是柳生静空。为柔道七段。倭剑高手。顺便再说一句。他的弟弟就是性格很软弱。天生情圣的柳生静云。和中国精武门的陈真哥哥结下过梁子。后來被日本人逼杀。是为一出杯具。

“嗨。”拉着长声的柳生师团长。挥舞着锋利但是单薄的倭刀。向着中国军队冲去。那气势之猛烈。真的无与伦比。不愧为名家高手。

在柳生的带领下。正面旅团的日军六千余人。急吼吼地朝着中国军队卷去。

“杀啊。杀啊。杀啊。”

为了便于震慑中国军队。日本人改用汉语呼喊。是为战役中令人绝倒的一幕。

中国军队一愣。随即。喜出望外。欣喜若狂。

某中国军的连长。一把抓住了指导员的手:“哥呀。我终于盼望到了这一天。”

指导员同样雀跃:“咽死。咽死。”

日本人竟然使用集团冲锋的战法。太落后了。

沒关系。这就是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十多万日军反复冲锋。哪怕被削掉五万九千人也要冲。牛着呢。

我冲。我冲。我冲。

回首遥望。看到气势磅礴的队伍。柳生振臂大呼:“为儿玉元帅报仇的机会到了。”

佩服柳生的想象力。能从四国岛整到朝鲜战场上已经化作泥土多日的儿玉元帅。更能确定自己已经胜利。哇塞。

机枪响了。

大炮响了。

飞机响了。

坦克响了。

冲锋枪更是响彻云霄。

凡是能够响的东西。中国人都叫它响了。也包括日本人在遭遇了子弹的时候。从嘴巴里。从伤残处能够发出的一切响声的地方。

好几个中国士兵在这壮观的音乐会中。激动得滚到了地下。哆嗦着:“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放鞭炮啊。”

听到了怒吼声。人潮声。中国军队的坦克数十辆就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了。于是。这些钢铁巨兽。忽悠悠地迅速出现在日本人的冲锋队伍里。又是打炮。又是放枪。又是碾压。根本不需要任何地瞄准。四周都是日本兵的木头。还用瞄准吗。随便一弄。就弄死了一大片啊。

飞机也來凑热闹了。

数十架战机。虽然不多。可是。那呼啸的声音。扑來的架势。不用扫射。就已经叫许多的日本官兵猛回头。警世钟了。

“快。飞机。敌人。快隐蔽。”

“是啊。快。”正在冲的日本官兵。纷纷趴窝儿。明日黄花菜。不得不凉了。

六千余人的日军。不是轻易就可以停滞下來的羊群。而中国军队的任务。绝非小事。

击溃了日军两个联队以后。中国军主力在人员上的损失。微乎其微。不过。弹药的消耗。非常巨大。许多士兵快沒子弹了。

战斗持续了四十分钟。日军由冲锋到对峙。到防御。到撤退。不得不面对残酷的人生。淋漓的鲜血。

新的步兵赶上來。五百多人。是战斗兵。还有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