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卅二章,青森烟云(二)(2 / 3)
防线的背后。阵地被彻底地撕裂了。无数的日本步兵人群。遭到了可怕地追杀。而越來越多。最后数量可能多达一百七十架的中国空军战机。让日本军队限于一片混乱。最终。日军大败。死亡七千四百余人。受伤被俘者达一万三千余。其余溃散极多。只有六千余人。勉强保持了建制。狼狈不堪地撤离到了东面。隐蔽。躲避了追杀。
在沿海的宫古城。虽然日军也集中了一万余人。其中步枪四千支。机枪六挺。骑兵三百。气势汹汹。意图一逞。面对四百名中国军队。竟然被一阵冲锋就撂倒了好几百。然后。大军一哄而散。
在中国军队的节节胜利追逐中。日本的大本营。天皇。政府机关。从宫古镇的沿海地带向着东北面一路溃退。先到久慈。再到八户。然后。一路狂奔到了青森。
有人曾经建议天皇向奥羽山脉以北转移。暂时利用山地的险峻条件阻挡中国军队的疯狂攻势。可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在中国军队卓越的后勤保障机制的条件下。两个军的中国空军师团。数个坦克师团。成为日军的厄运。日军在本州岛屿上。已经失去了和中国军队对抗的任何可能性。
所以。天皇指令全军。向陆奥湾撤退。在合适的情况下。渡过津轻海峡。向北海道进发。
“也许。在那里。我们才能够暂时躲避中国军队的兵锋。”
就这样。日本历史上大名鼎鼎。壮烈有为的明治天皇。失魂落魄。一路狂奔。谱写了与中国古代南宋第一皇帝高宗先生相同的理想。下海去。下海去。
几个小时以后。天皇和他的近卫队到了青森。当那个城市寂寞萧条地街道接纳了他的时候。他忽然站住了。任由瘦弱的战马焦灼地刨着蹄子。
“铃木。我们真的打算向北海道进发吗。”天皇的声音里。满是忧伤。
“是的。天皇陛下。”铃木苦苦地微笑着。比哭更加难看:“除非。我们向中国新军投降。”
铃木的话。让天皇一阵沉默。这是真实的可能。但是。又是天皇的底线。作为亚洲历史上曾经的第一军事强国。能够将朝鲜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将满清王朝击败的强悍的日本领袖人物。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要他投降。简直是要他的命。
铃木首相。已经在中国军队摧枯拉朽的攻击战中被打晕了脑袋。消灭了最后一丝侥幸和幻想的最高政府官员。却深深地知道。在日本举国投降的道路上。实在有很多的障碍需要克制。稍有不慎。他的脑袋就要搬家。下场将极其悲惨。
整个日本。能够跟随在天皇身边的部队。或者说是军民人等。总共只有一万四千人了。真正的战斗兵约六千。而真正的正规军只有两个大队。拥有的武器是十七挺机枪。二十一门小型山炮。四千多支步枪。以及许多的棍棒。
日本国家的实力。已经衰弱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崩溃。也许就在一瞬间。
“投降。投降。”天皇微弱地念叨着这几个字。“这怎么可能。朕宁愿殉国也不愿意投降。”
实际上。这是天皇内心世界真实的写照。很早的时候。从东京败退的时候。天皇已经做好了自杀的准备。毕竟。日本有史以來最惨烈的失败就在他的任内发生。曾经的辉煌战功。更让他难以认同现在的失败。内心的痛苦远比实际要來的残酷。
在青森城里巡视着。将军队和渔民都安顿了下來。天皇和几位大臣。军官的指挥官们。骑着仅剩下的几十匹战马。最终來到了陆奥湾的海滩边。
浩瀚的海洋。在一遍遍的海风鼓荡下。冲击过來一波波的海浪。冲刷着乱纷纷的海滩。有许多细碎的海洋生物在海滩上挣扎。海鸟在扑击着海面上的鱼群。有少数渔船渐渐地行远。如诗如画的情景让天皇。也让铃木。让所有的日本人都泪流满面。
“到底过不过津轻海峡。”天皇问道。
“陛下。我们是和敌人决战。还是暂时避免锋芒。”铃木到底是官场老手。沒有直接回答问題的实质。而是将皮球踢还了天皇。由他老人家自己來选择。
现在的天皇身边。能够说得上话的。就数铃木和前原了。其余人等。不是战死。就是自杀。或者失踪。天皇已经到了孤家寡人至高无上境界的边缘了。
天皇沒有回答。
在十几分钟以后。陆奥湾的海滩上。那一簇几十个人的骑兵。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哭喊声。
日本皇家近卫队一个大队的士兵。只能远远地观看着。沒有长官的命令。绝对不敢靠近一步。
其实。日本君臣哭泣海湾。毫无方略。山穷水尽。再无转换余地。
痛哭了一场。天皇忽然惨痛地拔出了自己的佩刀。交给了铃木:“铃木君。朕已经决定。将全部的日本军民。都交由你來指挥。迅速征集船只。粮食。抢过津轻海峡。到达北海道。在那里坚持。”
铃木惊讶道:“那陛下呢。”
天皇悍然道:“青森城就是朕所能立的最北之地。”
铃木。前原。所有的官员。都明白了天皇的意思。顿时大放悲声。当然。他们绝对不能让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