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盛京风云(五)(2 / 3)

加入书签

就相识。

祖逖感叹的说道:“此次辽东不虚此行啊,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韩宾兄,实乃平生之喜事”,韩宾也是握着祖逖的手感叹着。

“韩兄,当年惊闻你加入了石勒的队伍,祖某既高兴于韩兄得遇明主,也叹息将与韩兄为敌,今在辽东见到韩兄,祖逖深感欣慰”。

韩宾也是重重的点点头说道:“韩宾不才,辅佐石勒多年,但是依旧没有化解羯人的杀戮之心,近辅佐石虎败于王爷之手,但得到王爷礼遇,韩宾深感敬佩,因此率领十余位汉族官员加入了王爷的阵营,得到王爷的重用,忝据侍中之职,实在是愧不敢当…”

祖逖闻言转头看着赵炎感叹的说道:“王爷胸襟广阔,不分贵贱,广纳天下英才于帐下,祖逖深表敬佩,有如此胸襟,难怪王爷能为常人不能为之事,立常人不能立之功,得浩若、韩宾相助,王爷甚幸,祖某甚幸,中原百姓甚幸!!!”

赵炎闻言也是摆摆手说道:“祖将军严重了,韩宾兄和浩若兄皆是天下英才,能得到二位之助,也是赵炎之幸啊,从坞堡开始,浩若就是我的首席军师,辽西、宁远、襄平、盛京,这一路走来,浩若之功为首,韩先生自燕云十六州开始跟随赵某北伐鲜卑,也是尽心竭力,这次平定叛乱,也多赖二人之力……”

“而浩若现在更是我辽国的首席大臣,韩宾先生官居高位,都是赵炎极为倚重的重臣,祖将军大可放心,能够得到二位先生的帮助,赵炎也是欣喜万分的,只要他们存在,那么我辽国的后方就绝对是固若金汤的......”

“这次我辽国的核心地区竟然发生了严重的叛乱行动,赵某深感惭愧,是赵某御下不严,旧将出了叛徒,实在没有脸面面对辽国的袍泽啊,祖将军,那些叛军中,甚至有着赵某的宁远旧部,实在是...”

他们中间有一部分还是赵焱在大虎山坞堡的起家将领,现在他们竟然敢叛乱,这让赵某也是感到非常的无奈,毕竟在赵炎的心中,宁远和大虎山的旧部就像是赵炎的亲人一样,现在他的亲人竟然勾结辽东的豪门想要吞并辽国。

而他的这些兄弟们竟然也参与了叛乱,这让赵炎感到万分的苦恼,但是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先看着这些人的举动再说,在赵炎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很多身处各大营和外镇的守军中的大虎山、宁远将领也通过高层的统兵将领向赵炎提出轻饶这些参与叛乱的旧日袍泽和兄弟。

赵炎的心里也是非常的难受,他也不想为难这些旧部们,但是这些人确实参与了叛乱,而赵炎在之前已经严惩了参与叛乱的其它将领和辽东豪门,现在辽东的风气已经为之一振了。

而现在整个辽东的将领、官员、商人都在看着赵炎的命令,赵炎的心理明白如果这次自己轻饶了这些参与叛乱的宁远旧部,那么可想而知,在日后,宁远背景的将领肯定会日以做大,到那时,辽国可能就真的麻烦了,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这种风气形成并且传播开来,那么以后的辽国可就没有人能够制服这些宁远的骄兵悍将了......

所以,赵炎的心中已经有了基本的主意,那就是必须要严惩这些人,只是赵炎还没有想好要怎么来收拾这些人,不过有一点是是肯定的,那就是赵炎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他们,并且因为之前赵炎已经赦免了杨杰、王烈等人。

所以这次不可能不做出严惩的姿态,不过赵炎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主要是处置带头的宁远将领和官员,至于普通的士兵和下级军官,赵炎准备将他们分配到各外驻大营。

而且这次的事情的发生也让赵炎下决心扩大黑衣卫的实力,将其作为守备盛京城的核心力量,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拱卫盛京城,作为威慑反对力量的主要力量。

其四大都统由赵炎的四大侍卫分别担任,这四人都是赵炎的旧部,一旦赵炎出征,那么有三人留守盛京,保持强大的威慑力,配合大学士陈浩若主持盛京城,确保盛京城的安全,而这么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盛京城高达的形象深深的印刻在全体袍泽的心中,这是一座永远无法攻克的城市。

就在赵炎和祖逖将军等人相谈甚欢的时候,远在龙城以北偏远地带却发生了一件极为诡异的事情......

迁移北方的移民和一些士兵在苍凉的平原上发现了一个颇为奇特的山间湖泊,湖泊不大,但是非常的奇怪的是这个湖泊却是有着颇多的传说和诡异的传说...

据当地人说,这个湖泊有个巨大的秘密,是关于一个宝藏的传说,本来这附近有着一个慕容鲜卑的部族守候,不过因为辽国灭亡了慕容鲜卑,所以这个部族也在与刘传的作战中大部分战死在了这一带,而剩下的人则躲在了山中隐藏...

不过,因为有着宝藏的传说,当地的几个年轻人向当地的守军报告了消息,守军将领得到消息后立刻向盛京城赵炎、陈浩若、刘传等人发去消息,请示该怎么做,另一方面则排除军队监视残存的慕容鲜卑人...

但是宝藏的消息也因此传了出去,无数的人涌向了这里,不过,当地的守军严格遵守赵炎的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